武则天参政原因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则天参政原因探析 武则天分析指出参政原因:一是隋唐时期女子在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对女子参政有利;二是她本身具备强烈的参政愿望和相应能力,加上高宗仁弱的性格特点,使武氏谋求参政。 武则天;唐高宗;妇女地位;参政 在我国古代史籍中,女子参政可谓屡见不鲜,从周武王的王后邑姜被武王视为良辅并辅佐儿孙巩固西周政权到清末慈禧擅权,不一而足[1]。她们或以太后身份临朝听政,在子孙幼冲之时依赖外戚于帘内执掌朝纲,此种犹以东汉中后期为甚;或者假手皇帝,在枕上左右政局,那些帝王宠妃们往往如此。然而不管怎样,就连差点将天下改为吕氏的高后吕雉最终都不曾推开她所掌控的傀儡。几千年中,只有武则天是个例外,只有她不满足于以太后身份操控大权,她公然走出帘外,连废两子,并更改国号为周,登基称帝,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一、隋唐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对后妃参政的宽容 隋唐时期的社会文化都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禁锢人性的礼教也没有发展到后世那么严密甚至残酷的地步,再加上由于民族大融合所形成的“胡风”文化氛围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在社会生活中拥有有较大的自主权。而且,社会对后宫参预政治也无严格限制,甚至默许之。这种社会风气成为武则天能够参政的重要条件。具体体现在: 首先,在当时开放的社会风气下,妇女们可以抛头露面到各种公众场合进行各种社交甚至经营性活动。《颜氏家训·治家第五》记载:“鄴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描述了当时许多女子鲜衣怒马在外交际,为夫、子争名求利,煞是威风。而且,她们拥有比较放达的婚姻爱情观念。这一时期承袭北朝遗风,男女关系随便,寡妇再嫁不仅不以为忤,朝廷还下诏鼓励。唐太宗的韦贵妃便是再嫁之身,而唐代的公主们更是有多人且不止一次改嫁。正因为这样,武氏才能够再次入宫,并受到高宗宠幸,从而得到参政机会。 其次,女性具有勇悍好强的尚武精神以及丰富的文化生活。在唐代,女子可以像男子一样打马球、蹴鞠,甚至骑马打猎。唐武宗宠爱的王才人常着男装在郊原游猎,由于其身材和皇帝相似,以至于来奏事的大臣经常会认错。大诗人杜牧有诗“辇前才人带弓箭”记述这一现象[2]卷77:3508。大唐平阳公主更是在父兄太原起义后,扯旗举事,招募勇士,最终领有一支七万人的军队,并攻城略县,为义军进入关中打下一块坚实的根据地。这支军队被称为“娘子军”,后来驻防山西苇泽关,此关也因此改名娘子关[3]卷58:2315。 《旧唐书·列女传》也记载了一位被强人掳掠的女子王氏,面对强人头目的威胁,故意曲意顺从,然后乘强人熟睡将其头颅割下,驰入州城报官,皇帝嘉其行,封为崇义夫人。这一时期的文化高度发达,不仅文人墨客遍及天下,就连深处闺阁的女子也在这种尚文风气的熏染下,自后宫妃嫔至官僚、贵族、士人阶层妇女,几乎无不知书。太宗贤妃徐惠能“四岁诵《论语》、《毛诗》,八岁好属文”,[3]卷51:2167至于上官婉儿、薛涛、鱼玄机等更是以文名扬天下。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说:“唐以雅道奖士类,而闺阁英秀,锦心绣口,蕙情兰心,中可尚矣。”此言可谓中肯。而且,唐代后宫女子的教育更是得天独厚,宫中设有专门机构——内文学馆,以教习宫人[3]卷43:1854,德宗时宋氏五姐妹便因才学闻名于世而被招入宫中,为女学士“掌六宫文学,兼教诸皇子、公主,皆事之以师礼,号曰宫师。”[2]卷77:3508入宫后的武则天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使她的文化素养不断得到提高,从而“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并借助由此而来的通古今、知权变的见识得到高宗信任,能够在辅政时“处事称旨”[4]卷200:6322。由此,武则天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 再次,隋代和唐初并不反对后妃预政。隋独孤皇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5]卷36:1109唐太宗也曾多次向长孙皇后“言及天下事”,并称之为“良佐”。充容徐惠也以一篇《谏太宗息兵罢役疏》而青史留名[2]卷51:2167-2168。 武则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在高宗试图扳倒元老重臣时结交许敬宗等内外大臣为助力,得以登上皇后宝座,并且在高宗因病不能视朝时得到“百司表奏,皆委天后祥决”的机会[3]卷6:115。 这是武则天参政的一大契机。 二、高宗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武后参政的影响 提到唐高宗李治,史书对他的评价为两个字:仁弱。《旧唐书·高宗纪上》说高宗“幼而岐嶷端审,宽仁孝友”。史书中一致认为,由于他的仁弱,长孙无忌认为易于控制,坚持立李治为太子,而太宗也认为只有他才能保全另外两个嫡子,于是便立他为太子;但由于李治太仁弱,太宗为此忧心忡忡,不得不在执政后期四方用兵,以期一劳永逸地解决边事,为李治留下一个安全而又稳固的江山。 高宗的性格是否真如传统所认为的那么仁弱呢?从史书记载的情况看,好像又不仅如此:首先,“及文德皇后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