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让设备更安全三十年质量无差错的飞机制造技师中国商飞上飞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高级技师胡双钱
20世纪60年代,他出生在上海,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了5703工厂的学术资格。在机加车间工作了30年, 连续12年荣获“质量信得过岗位”, 2002年获“上海市质量金奖”, 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十月的上海, 秋意正浓。中国商飞上飞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里, 一位身材中等、体型偏瘦、头发花白的老师傅, 正低着头在钳工桌旁忙碌着。一双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 透着一股认真、一份执着, 一双满是老茧的双手诠释着他的不平凡。他, 就是连续12年荣获“质量信得过岗位”, 2002年“上海市质量金奖”、2009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飞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胡双钱。
胡双钱的工作
在三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 胡双钱始终牢记“一次做好、缺陷为零”的质量理念, 把“用产品质量践行对生命的尊重”放在第一位。他经手的零件超过上千万, 却没有出过一次质量差错。这一点让看多了各行各业质量标兵突出事迹的2002年“上海市质量金奖”评委都深感敬佩。
胡双钱说:“我一直这样干活, 都习惯了。”其实, 支撑这种习惯的背后是做人的态度。
读书时, 技校老师是位修军机的老师傅, 经验丰富、作风严谨, “学技术是次位, 学做人是首位。干活, 要凭良心。”这句话对胡双钱影响颇深。
那时, 他仿佛有用不完的劲, 放假也不愿回家, 巴不得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练手上。几年下来, 当同窗们进行入职培训时, 胡双钱早已因过硬的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
一次, 在修理一架大型军机螺旋桨时, 胡双钱按流程拧螺丝、上保险、安装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 想想今天做了什么, 有没有做好。”回想那天的工作, 胡双钱对“上保险”这一环节感到不太踏实。保险对螺丝起固定作用, 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会因震动过大导致螺丝松动。思前想后, 记忆实在无法给胡双钱一个踏实的答案。凌晨三点, 他骑着车赶到单位, 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 保险醒目出现, 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虽然照例上了保险, 但这件事给胡双钱留下深刻印象。以后, 每做完一步, 他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一道工序, “再忙也不缺这几秒, 产品质量最重要。”
数控机加中, 特殊情况下的零件仍需通过手工机加夹完成修复工作。这类补救零件质量的工作, 无疑对技师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都提出了最高最苛刻的要求。一次, 一批整体肋零件, 面上铣有台阶, 不符合质量要求, 而台阶的尺寸已到了图纸要求的下公差, 修正极易造成超差。胡双钱闻讯后, 主动请缨来解决这一难题。他耐心仔细地审核图纸尺寸及零件目前尺寸情况, 然后动手一点点地进行打磨。一连好几个夜晚, 胡双钱的双眼熬红了, 手上的老茧磨平了。经过努力, 零件修复工作最终保质完成。
质量是个天平, 加工的零部件符合标准即可, 缺斤短两、过度装饰都会让天平失衡, 只有产品符合图纸要求, 天平才会平衡。“当然, 让质量天平平衡的前提是有一颗始终平和的责任心。”这便是他对质量的理解。
零件制造需要海外投入
自2003年接手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后, 胡双钱对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修军机是熟练工, 但两大型号是民用飞机, 又是“首创”, 风险和要求都高了很多。钳工是手工操作, 打孔、划线都容易出差错。胡双钱让自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无论是多么简单的加工, 他都会在干活前认真核校图纸, 操作时小心谨慎, 加工完多次检查, “慢一点、稳一点, 才会精一点、准一点。”
近年来, 胡双钱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 在ARJ21新支线飞机零件制造中大胆进行工艺技术创新。一次, 车间将ARJ21新支线项目钛合金支架、后梁连接支架、大小壁板等复杂、关键零件的制造任务交给他, 胡双钱一方面详细了解产品的工艺标准和技术状态, 另一方面改进工装和夹具。在加工新支线飞机支架零件时, 由于零件的外形复杂, 而且孔位与基准面都有角度要求, 很难保证产品加工质量。为此, 他首先根据图纸对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 分析了公差分配, 接着又和技术人员一起讨论, 对比几种加工方案。
经过反复计算、测量, 最后他创新采用了两面先钻初孔, 再从一个方向扩孔、铰孔的加工方式, 保证了零件的孔位与基准面的角度要求和孔精度要求, 获得一次性加工成功, 首件检验优质通过, 为后面批量生产保证了质量和进度。
生产中的突发情况时有发生, 加班加点对胡双钱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记得有一次, 临近下班的时候, 车间接到生产调度的紧急任务, 要求连夜完成两个ARJ21新支线飞机特制件任务。零件上存在一个三面角, 最薄处只有2mm, 而且三个导孔的孔径公差只有0.016mm。零件的公差这么小还是第一次碰到, 而且零件次日凌晨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