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收藏的文化内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宫收藏的文化内涵 《清宫收藏的重要性和文化内涵》是故宫博物院成立后的一项工作。目前的研究成果以故宫博物院资深学者的回忆资料为主, 其中包括:吴景洲的《故宫博物院前后五年经过记》、《故宫盗宝案真相》, 单士元的《故宫七十年》, 朱家缙的《退食录》, 庄尚严的《山堂清话》和那志良的《故宫三十年》、《故宫四十年》等。他们的著作既是研究清宫收藏意义的学术成果, 也是研究清宫收藏转变为博物馆收藏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然而, 由于上述研究仍然处于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 未能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康无为的论文《帝王品味:乾隆朝的宏伟气象与异国奇珍》指出:皇家 (收藏) 的风格中, 有重要的政治倾向;它加强了专制主义的气氛, 使帝王专断的权力既有具体的展现, 又有隐喻的象征, 并指出清乾隆朝将这种纵情恣意的收藏发挥到了极致。他的研究将清宫收藏的意义从一般的艺术欣赏分析提升为一种历史学的话语 (discourse) 阐释, 然而, 康文并未就清宫收藏的具体行为展开研究, 对于清宫纷繁多样收藏的分析更显得笼统。本文拟就清宫收藏的概况、清宫收藏的目的与意义、清宫收藏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 内容丰富,观其文房和“一”“三” 1924年10月, 冯玉祥将军驱逐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此后, “清室善后委员会”历时一年, 公开组织实施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清宫物品大典查。在后来公布的一份合计六编28册的报告中, 编录清宫古物9.4万余号, 共117万件。由于当时的人们对如此浩大的器物群体缺乏足够的了解, 其分类自然异常的庞杂纷繁。此后, 故宫博物院对这批藏品进行了多次分类编目。然而, 似乎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至今仍未停止, 证据之一就是作为清宫收藏现在所有者的故宫博物院, 其业务机构的内部调整仍在不断地变动之中。 清宫对所藏器物曾经进行过多次登录整理, 现存收藏目录繁多。今据收录清宫藏品的主要著书, 可对清宫藏品的主要品目了解一个大概。见下表: 表中所反映的仅为铜器与书画及图书三个部份, 还远远不是清宫收藏的全部。假如要将清宫收藏进行详细分类, 那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姑且将清宫收藏大致分解为两个类别, 七个大类: (一) 古礼器类: (1) 前世青铜礼器, 主要收录典籍有:《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宁寿鉴古》等; (2) 玉器。 (二) 士大夫逸品类: (3) 书画, 《石渠宝笈》、《石渠宝笈重编》、《石渠宝笈三编》等; (4) 瓷器; (5) 文房用具, 《西清砚谱》、《金薤留珍》; (6) 古书, 《天禄琳琅书目前编》、《天禄琳琅书目后编》; (7) 杂项。 如此浩瀚的旷世瑰宝是如何纷至宫中的?据多方记载分析, 其主要的源流体系大致如下: (一) 对前朝宫廷收藏的继承。据蒋复璁《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使命》一文所载:清宫藏品被录入北宋宣和年内府所藏书画目录《宣和书谱》及《宣和画谱》中者有19件之多, 不在目录而有北宋印玺的有22件, 南宋印玺的有17件, 南北宋内府盖印入藏清宫者59件, 而铜器、瓷器、玉器及雕刻、丝织等物, 因无题识及藏章, 无法明辨, 恐怕也有不少是宋室故物。由此可知北宋内府与清宫收藏关系之密切。 (二) 进呈物品。专制时代帝王一家天下, 富有四海, 国之所有莫不属于一人。逢年遇节, 或“万寿大典”, 臣子必有贡献, 以示忠心, 亦属“理”之当然, 情之必至。《周礼·天官冢宰下》云:“内府, 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 以待邦之大用, 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 凡良货贿, 入焉。凡适四方使者, 共其所受之物而奉之, 凡王之冢宰之好赐予, 则共之。”便是这样的功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 家庭和宗族组织虽然不同于西周分封制社会中的“家”, 不是国家政权系统中任何级次的单位或部门, 却一直自觉地承担着维护封建秩序这一国家政权的行政职责, 尽孝与尽忠相辅相承, 成为道德教化之本。 (三) 罚没物品。专制时代, 大臣或庶民触犯法纪, 皇帝有抄没犯者私人财产之特权。小说《红楼梦》有锦衣卫查抄大观园的描述, 等于一篇事实记载;《石渠宝笈》中著录毕沅原藏之件甚多, 其中字幅如张即之书《李衍墓志》, 即为毕氏身后没收入宫者;有名之《颜鲁公祭侄文稿》, 后有徐乾学、王鸿诸印, 亦系籍没毕氏之物。此外, 亦有皇帝假借名义, 收取入宫者, 如米芾书《蜀素帖》, 原为大学士傅恒旧藏, 传之其子福隆安, 家中不戒于火, 是卷因重裱在外, 幸免于难。事后进入宫内, 所谓进入者, 不过美其名耳, 事实上定系乾隆帝藉口, 以私人甲第, 不如天府安全, 遂假名乾没, 明眼人自能知之。 (四) 收购物品。《石渠宝笈》收藏书画除上述两项来源之外, 亦有皇帝出资购买者。观晋王羲之书《袁生帖》乾隆帝跋云: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