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0 分,每题1 分(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
1、营养学上,从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食品蛋白质的营养
价值。
A .被消化吸收程度
B.蛋白质种类
C.氨基酸分类
D.蛋白质的生物价
2、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一般使用( ),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
A .称量法
B.微量凯氏定氮法
C.灰化法
D.系数计算法
3、食物中含氮量占蛋白质的( ),由氮计算蛋白质的换算系数即是6.25 。
A .10%
B.14%
C.12%
D.16%
4、蛋白质的消化率测定的实际应用中,一般不考虑粪代谢氮,不仅实验方法简便,且对人是有一定安
全性,这种消化率称为( )。
A .消化率
B.实际消化率
C.表观消化率
D.真消化率
5、蛋白质净利用率表达为( )。
A .消化率Ⅹ生物价
B.功效比值Ⅹ生物价
C.消化率Ⅹ功效比值
D.利用率Ⅹ生物价
6、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 )以上。
A .95%
B.85%
C.70%
D.80%
7、各类食物的血糖指数一般是粗粮 的()细粮,复合碳水化合物()精制糖 。
A .低于,高于
B.高于,低于
C.高于,高于
D.低于,低于
8、食品强化通常有弥补营养缺陷、补充加工损失等( )种目的。
A .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标准,营养强化剂加入剂量一般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 )
为宜。
A .1-2 倍
B.1/3-1/2 倍
C.10 倍以下
D.1/2-1 倍
10、食品强化的要求是( ),符合营养学原理、食用安全性和感官、工艺、口感、价格方面的可
行性。
A .明确对象和目的
B.接受强化食品的人数多
C.保证食品卫生
D.强化食品营养价值高
11、主食强化需要在精白米面中强化,所用强化剂有( )、铁、钙、赖氨酸、叶酸等。
A .维生素B1、B2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12、强化食品的种类有( )和副食强化。
A .膳食补充剂的添补
B.载体的选择
C.主食强化
D.水强化
13、食品的污染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物性污染、( )和物理性污染。
A .、细菌污染
B.食品添加剂污染
C.化学性污染
D.有毒重金属污染
14、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一方面降低了 ( ),另一方面对食用者造成危害 。
A .食品价格
B.食品的卫生质量
C.食品的可食用性
D.食品的外观质量
15、根据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将污染食品的微生物分为直接致病微生物、( )和非致病性微生物。
A .半致病性微生物
B.相对致病性微生物
(C)间接致病微生物
D.弱致病性微生物
16、非致病性微生物包括( )、不产毒霉菌和酵母。
A .沙门氏菌
B.非致病菌
C.低致病菌
D.混合杂菌
17、细菌菌相是共存于食品中的( )和相对数量的构成。
A .细菌的分布
B.细菌的结构特征
C.细菌种类
D.细菌的大小
18、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 )的标志。
A .食品中的菌数
B.食品中细菌种类
C.食品等级
D.食品清洁状态
19、菌落总数可以预测( )和评定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
A .食品耐贮藏期限
B.食品保洁程度
C.食品价格
D.食品变质率
20、大肠菌群包括肠杆菌科的( )、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 )。
A .埃希菌属、黄杆属
B.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
C.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
D.沙雷菌、埃希菌属
21、若食品中只检出含有埃希菌属,则认为食品受人和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
A .陈旧
B.近期
C.多次重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