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质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地质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1976.7.28 03时42分53秒唐山大地震 课标解读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课标呈现】1.区域认知:能结合世界和中国灾害分布图,了解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2.综合思维:结合相关实例,分析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3.人地协调观:结合实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评价各种灾害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核心素养】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决烟。河北唐山里氏7.8级大地震 目录滑坡泥石流1地震23 滑坡泥石流地震地震earthquake一定区域内的地面震动现象,它主要是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引起的地球内部能量突然释放的结果。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地震构造示意 地震的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影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分布全球地震分布图 分布中国地震分布图 地震防御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震后救灾应急能力;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 滑坡泥石流地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的现象。滑坡landslide 滑坡泥石流地震山区沟谷中,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debris flow 危害滑坡: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泥石流和山洪相伴,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分布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成因、分布、特点 滑坡防避(1)尽量不要在陡坡前长时间逗留。(2)在陡坡上或坡脚从事生产活动,尽量不要破坏坡体的稳定性。(3)要关注山坡上的异常现象。(4)要注意加固有滑动危险的山坡。(5)滑坡发生时,首先保持冷静,迅速环顾四周,然后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当遇到无法逃离的高速滑坡或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宜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体;如果处在滑坡可能影响的山前或沟谷,应迅速辨别滑坡运动方向,并迅速离开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带。 泥石流防避(1)房屋、帐篷不要搭建在沟口和沟道上。(2)不能将冲沟当作垃圾堆放场。(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4)雨季或暴雨时尽量不要去泥石流多发的沟谷。(5)发现上游形成泥石流后,应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6)突遇泥石流,应迅速沿垂直于泥石流方向向高处逃离。 应用遇到泥石流该如何逃生ABC①②③④在山中,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离 板书设计第2节 地质灾害一、地震1.概念2.震级与烈度3.危害4.分布二、滑坡和泥石流1.概念2.分布3.危害 1.印度河上游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活跃,岩浆冷却堵塞河道B.坡度较大,滑坡堵塞河道C.河流改道,泥沙堵塞河道D.冰川消融,冰碛碎屑堵塞河道解析:由材料“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处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可知,印度河上游堰塞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坡度较大,滑坡堵塞河道,B正确;处于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火山活动较少,因此不是岩浆冷却堵塞河道而成,A错误;位于上游山坡地带,河流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河道深且平直,河流不易改道,C错误;位于青藏高原西部和南部边缘,印度河上游,海拔高,坡度陡,不是冰碛地貌,因此不是冰碛碎屑堵塞河道,D错误。 2.堰塞坝的堵塞导致河道坡度的变化特征是(  ) ,A ,B ,C ,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堰塞坝的堵塞作用下,在坝前迎水面回水作用下形成侵蚀,漫溢后的河水由于坝体的作用,落差大,水流急,对河道形成侵蚀作用,因此上游局部迎水面产生逆坡度,背水面产生陡坡度。故选C。3.堰塞坝溃决后,其上游和下游河段(  )A.侵蚀作用均加强B.侵蚀作用均减弱C.上游侵蚀作用加强,下游减弱D.上游侵蚀作用减弱,下游加强解析:在堰塞坝的堵塞作用下,坝前积累了大量水体,堰塞坝溃决后,大坝因上游大量水体突然下泄,其上游和下游河段侵蚀作用均加强,A正确。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