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VIP

古代诗歌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泸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9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中秋夜,时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江州司马。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两联都写了八月十五的月夜,表现的却是诗人今昔身处两地的不同感受。 B.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何处是”“几回圆”强化了思乡的孤苦。 C.尾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写月亮,“清光”依旧而人却因官场失意无人理会。 D.全诗表达诗人谪居生活的愁闷,感情基调与三年前创作的《琵琶行》相似。 15.同样是写月,《琵琶行》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与本诗相比,作用有 什么不同?(6分) (三)默写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表现了秋天的典型特征,也在写景的同时,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写“回首”“故国”,暗含着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3)杜牧《阿房宫赋》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如“__________,开妆镜也”一段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14.B 15.①本诗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之苦;将昔年赏中秋之月的愉悦与今年赏中秋之月的孤苦对比,进一步突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②《琵琶行》则借“月”写环境的静寂寥廓,点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效果,给读者留下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 16(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3)明星荧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人位于省会城市,中学高级教师,教龄21年,擅长教育教学类相关知识与技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