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设计
内容要点: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认知提示: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直接影响着其后的中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史上从传说走向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甲骨文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夏商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了中国古代文明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中的第二课时,承接上一课
“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属于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范畴。在具体内容上,第4课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铜鼎》,第6课的《护头铜胄》、《勾践剑与夫差矛》,第7课的战国《铜冰鉴》《铜壶》等都属于青铜器种类,可充分利用,而关于西周青铜器的列鼎列簋亦可为后面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做铺垫。所以本课在第二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二、甲骨文记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因二三子目都介绍甲骨文,可将其整合,故本课主要分青铜器和甲骨文两大块讲述。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青铜器与甲骨文的了解较少,较难理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其二他们刚接触历史,还不适合大量的文字史料阅读,因而教学中需通过文物图片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联系。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历史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可设置相关问题调动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1.通过图片展示和教材梳理,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视频和图片资料,知道甲骨文的基本史实,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初步认识、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重点:甲骨文的地位、价值、造字特点;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难点: 从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
【导入新课】
PPT展示:中国古代的三张名片:一千年前是瓷器,两千年前是丝绸,三千年前是青铜。《青铜器的表情包》
你知道哪些带有“鼎”字的成语?
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鼎鼎大名,这些成语都与鼎有关,那么你知道古人为何要铸造鼎?鼎的材质是什么吗?鼎又是如何铸造的?今天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那段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设计意图: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提问将本课的主旨脉络展示出来。)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规律探究·整体感知:【播放视频】青铜器与甲骨文
三千多年悠久文化,一片甲骨文惊天下;
泱泱大国威哉华夏, 青铜文明堪称奇葩。
目标导学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播放视频]思考问题:
问题1、我国的青铜器发展历程?
问题2、青铜器有哪些功用?
问题3、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
问题4、青铜器有何特点?
1.阅读教材第25 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
问题1、我国的青铜器发展历程?
问题2、青铜器有哪些功用?
(1)青铜器的定义:
(2)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器?
(3)什么朝代以后青铜器开始数量增多、品种丰富?青铜器最初用于哪些方面?后来功能有何变化?
2.多媒体展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利簋及铭文图片,酒器、乐器、食器、农具还有生活用具,不仅品种丰富,而且数量众多。
3.教师提问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展示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教具,让学生利用知识卡片对其进行介绍,指导学生观察。
4.播放关于司母戊鼎的视频,同时选择局部展示它的纹饰。观看后,要求学生谈谈对它的感受。
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那么青铜器主要采取什么制作工艺?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问题3、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
播放视频:青铜器铸造工艺
提示: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如著名的司母戊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 千克。说明了当时我国冶铸水平较高。是那个时期的文明成就之一。
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出现鼎盛局面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问题4、青铜器有何特点?
青铜大面具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它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形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青铜面具。面具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Unit 3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七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pptx
- Unit 4 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人教版).pptx
- Unit 7(大单元教学解读课件)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