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试题的选做与评讲中山市龙山中学林佳
中山市龙山中学林主要内容一、如何选做:从试题的特征出发1、观察研究:情境:材料、设问、任务、答案2、抽象领悟:必备知识、素养能力和价值立意二、如何评讲:从试题的功能出发1、功能:树人、选才与教学2、评讲准备:统计分析、问题归类3、评讲过程:鼓励、归因、知识总结、方法归纳和活动设计三、案例研究:从试题到教学:《隋唐盛世》教学设计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材料:宋朝高产作物的推广现象。设问:现象说明了什么?任务:运用基础概念(精耕细作),解读历史上的经济现象。 运用翻车、经济重心南移等史实排除B和C两个干扰项。 运用逻辑思维排除存在程度副词问题(均衡、根本)的C和D两个干扰项。必备知识:精耕细作能力素养:信息获取、理解和整合;实证、逻辑思维;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核心价值:古代中国农业技术的优秀传统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A.降低生产成本 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 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材料:清政府决定将军事工业发展的重心內迁。设问:清政府的目的是什么?任务:运用甲午战争的结果(阶段特征)等史实,合理推测清政府的意图。 (蕴含知识迁移,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內迁) 运用逻辑思维(主观意图与客观结果)排除D干扰项。 运用运用经济常识(经济史常用术语)排除A和B等干扰项。必备知识:甲午战争能力素养:信息获取、理解和整合;逻辑思维、类比;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核心价值:国家安全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材料是文言文摘录;任务是通过文献互证和辨析,认定历史事实;集中考察史料实证素养和逻辑实证思维。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材料是整理过的学术材料;任务是运用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和概念,解读材料信息;侧重历史解释、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价值立意是独立思考和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认同。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材料是走势图;任务是运用一战、民族工业发展史等史实和关税等经济常识,解读走势图;侧重逻辑思维;价值立意是推理自信。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根据表1可知,当时A.中国民族工业失去发展空间 B.民族企业规模日益萎缩C.国民政府实业政策无甚成效 D.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材料是整理过的数据;任务是运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历程、世界市场等史实和概念,结合数据推测历史事实;侧重历史解释、时空观念、逻辑思维;价值立意是家国情怀。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图1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A.货币贬值已缓解了经济危机 B.经济模式改弦易辙势在必行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 D.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材料是漫画;任务是运用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等史实,解读漫画;侧重史料实证、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解释。
一、如何选题:高考真题的基本特征特征1:在新情境中学生被要求完成特定任务:运用必备知识(史实+概念+术语+常识)解决真实问题。(转题目再次确认)(1)情境鲜活、多样(学术、社会……宏大叙事、微观现场),有价值有意义的有关怀的问题,不是呆板不变的,不是刻意捏造的伪问题。(2)明确的任务,学生要对材料有所处理,认知层面的,操作层面的,不是一目了然。(3)重视核心史实和概念的运用(家国同构、民族主义、全球化、现代化等等……),专业术语和政治经济文化常识的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