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戊戌变法——一场“矛盾”时空下的“矛盾”改革中山市坦洲中学 邹进辉 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1875年,李鸿章在因台湾事变《筹画海防折》中再次提及:“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1823年-1901年) 三千余年一大变局近代东西方帝国的首次战争:鸦片战争!历史上超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开眼看世界的地主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第一次的亚洲“老大”之争:甲午战争!充满矛盾和无奈的维新试验:戊戌变法! 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一、“矛盾”的时代1.从时间上看:是一个世纪之交、新旧交替的时代。恪守封建文明与发展近代潮流。1840186018941898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421895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矛盾”的时代2.从空间上看:是一个东西交汇、中外碰撞的时代。打破闭关锁国与维护国家权益。1840186018941898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18421895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1861闭关锁国逐步被迫打开国门师夷制夷求亡图存 二、“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康有为:传统儒生的西学维新。 “作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与装扮成孔教教主的康有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前者是宜扬先进思想的启蒙者,后者却把人们引向蒙昧……康有为的维新事业被落人传统思想文化窠臼的另一个康有为亲手葬送了。”——袁伟时:《百年回首:功过难分清的康有为》康有为 二、“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光绪帝:手无实权的奋力一搏。 “太后在车中停车进膳,皇上同桌侍食于下,后妃立侍于后……太后下箸皇上亦下箸……太后箸止亦止。自皇上以下侍太后食,手口若机械之相。”——孟森:《记陶兰泉谈清孝钦时事二则》光绪帝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远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三、“矛盾”的改革 “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众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失胶州、旅顺、大连湾、威海卫以后始也。”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梁启超从梦醒到变法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大清皇上从梦醒到变法? 三、“矛盾”的改革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类别变法措施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三、“矛盾”的改革1.内容:“新”与“旧”的矛盾类别变法措施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上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洋务派发展近代军事工业…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进行大规模近代化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摘自八年级上册教材思考:维新变法与洋务运动在内容上有何异同?维“新”的新在哪里? 三、“矛盾”的改革2.改革:“说”与“做”的矛盾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改革官僚机构是戊戌变法的重头戏…“凡遇新政诏下,枢臣俱模棱不奉,或言不懂,或言未办过。”地方督抚看到京师乱象后,其原本的观望态度变成敷衍,裁撤诏令在地方成为一纸空文。——摘编自熊小欣《再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思考:103天发布了184个诏令说明了什么?与诏令满天飞相比,清朝官员 对待改革的态度如何?这种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矛盾”的改革3.派别:“改”与“守”的矛盾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里也”,“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有一段生动的记述∶当皇上云改革也,满洲大臣及内务府诸人多跪请于西后,乞其禁止皇上。西后笑而不言。有涕泣固请者,西后笑且骂曰∶汝管此闲事何为乎?岂我之见事犹不及汝耶?……盖彼之计划早已定,故不动声色也。——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思考:什么人反对改革?面对如此严肃的“跪请”“涕泣”,西后为 何还能“笑且骂”?请推测“计划早已定”的“计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