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变法和改革综述;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
私田增多
↓
井田制瓦解
↓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魏国李悝变法;领域;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车裂以徇秦国。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诩》;一、富国强兵—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1.战国时期,边远地区的泰、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B.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C.小农经济具有先进性 D.宗法分封的落后性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探究·一】结合材料和所学,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成功了呢?;(二)北魏——孝文帝改革;C;(三)北宋——王安石变法;(三)北宋——王安石变法;(三)北宋——王安石变法; 材料1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材料2 因范之政见,先重治人而后及于治法,王则似乎单重法不问人。只求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而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跡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
——钱穆《国史大纲》;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4.(2020·山东高考·4)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四)明朝——张居正改革;5.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大力整肃吏治,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但其去世后,家被抄,诸子或自杀、或充军。张居正家族如此结局主要由于其改革( )
A.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B.损害了宦官集团的利益
C.改变了明内阁参政体制 D.失去了皇帝的大力支持;;(一)变法图存:戊戌变法;(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一)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从这时候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这些人,或脱胎于洋务运动;或惊醒于民族危机。他们处多灾多难之世,怀忧国忧时之思……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二)清末新政;【思路分析】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是“求富”,即解决创办军事工业中出现的资金、资源不足等困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清末新政中奖励实业,也有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故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清末民国张謇等部分爱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主张,故B项不选;C项涵盖范围太小;清政府的目的是“富国”而非“富民”,故D项错误。;资产阶级共和制在中国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发展线索;;(一)过渡时期(1949-1956);(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来);(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