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
第PAGE1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酔书》教案教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酔书一.激情导入,了解诗人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从小到大我们学了许多诗词,从这些优秀的诗词中,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感悟到人物的志趣情操。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词的殿堂,去感受诗词的无穷魅力。
2、读读下面的诗句,知道这些诗句都是谁写的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苏轼简介:对,就是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4、写作背景:1069年,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因上书反对,被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他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西湖百姓,也写下了许多与西湖有关的诗。今天我们所学的就是其中最为有名的一首诗,出示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二、解诗题
诗题中的“六月二十七日”指的是农历,宋神宗熙宁五年
(1072)六月二十七日,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七月下旬,那时候已经是暑气逼人的三伏天了。
诗题中的“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
诗题中的“醉书”是指苏轼喝醉酒时所写。
诗题连起来说就是六月二十七日这天,诗人在望湖楼上趁着醉意写下的一首诗,那么苏轼写下的是一首怎样的诗呢?三、明诗意
1、出示诗。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请大家细细的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这首诗每一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3、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诗中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写出了乌云来势汹汹。
4、第二句“白雨跳珠乱入船”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比喻雨点,有声有色。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5、第三句“卷地风来忽吹散”写风: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6、最后一句写天和水:雨过天晴,风平浪息,诗人舍船登楼,凭栏而望,只见湖面上无入水,水映天,水色和天光一样的明净,一色的蔚蓝。风呢?云呢?统统不知哪儿去了,方才的一切好像全都不曾发生似的。
四、悟诗情
1、雨后的西湖,天无边,水无边,水如天一样开阔,雨后的西湖,天空更加湛蓝,水面更加明亮,雨后的西湖,天蓝蓝,水蓝蓝,天映水,水映天,水天一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雨后美景!这样的景色,真让人喜悦!真让人舒畅!真让人兴奋!此时此刻,苏轼完全被大自然的这一精彩的瞬间迷住了,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所以诗题中的“酔书”的“醉”字不仅有酒微醉的意思,更有陶醉的意思在里面,真所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整首诗的诗意我们已经明白了,那么苏轼的笔下的夏日西湖雨到底是一场怎样的雨呢?是的,这是一场又大又急又
猛的雨,这是一场又调皮,又可爱的雨,这还是一场来去匆匆,传瞬即逝的雨,难怪苏轼15年后,他五十多岁再次来到杭州西湖的时候,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由此可以看出,苏轼对这场西湖夏雨十分喜爱,念念不忘。
五、课后作业
在科学家眼里,雨就是从空中落下的水,让地球万物有了生命;在画家眼里,雨是最神奇的刷子,轻轻拭去尘埃,让景物如此美丽;在诗人眼里,雨却是一种心情的流淌。同学们,语文学习要注重生活的体验,寄情山水,吟诗作文,苏轼在写这场雨时,注重了顺序、用上了精准的动词、还运用了形象的比喻,你生活中是否也留心观察过雨呢?请仿造本诗的写作上的一些方法,写一个雨的片段,试着把它写顺,写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环境与健康》心得体会.docx
- 《会呼吸的建筑》阅读答案.docx
- 《会计学概论》综合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docx
- 《会计学基础》复习题.docx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docx
- 《活动个人安全免责协议书》及个人.docx
- 《获取信息的方法》教案设计.docx
- 《机械CAD》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机械基础》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docx
- 《机械基础》试题.docx
- 建筑工程安全保证体系与措施.pdf
- 第七章 运动和力 小专题(三) 速度的图像及计算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x
- 专题02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点(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学习项目一+多样的复调(第一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简谱)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pptx
- 1.5 科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课件高一下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pptx
- 第三单元第3课《制陶》课件+2025-2026学年辽海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9.2 把握适度原则 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25秋同步导学化学九下粤教科学版教学资源9.4 化学与健康.docx
- 专题2 物质的变化-中考化学复习(人教版2024).pptx
- 15小虾课件-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