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VR虚拟拍摄技术下“真兽版”《狮子王》的写实化困境
1994年版的《狮子王》是迪士尼动画的经典之作,斩获了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大奖,无论是角色形象塑造还是电影配乐制作,《狮子王》都是那个时代的巅峰。近年来,随着CG技术和虚拟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动画电影也出现了写实化翻拍的趋势。2019年新版《獅子王》上映,CG制作的动画角色俨然成为了真兽,在赞叹技术进步的同时,也有人表示了对这种写实化的翻拍艺术水准的质疑。CG技术的巨大飞跃使电影呈现出逼真写实的效果,然而卡通化、拟人化的设计正是传统动画之所以成为“动画片”的趣味所在。
一、VR虚拟拍摄:“真兽版”《狮子王》的拟真世界
20世纪90年代初期,虚拟拍摄技术最早用于制作动态故事板,也就是现在的动态预览(Previz)。1999年,沃卓斯基兄弟(TheWachowskiBrothers)在《黑客帝国Matrix》中通过数百台照相机搭建的拍摄“矩阵”,对单个动作全方位捕捉,制造了“子弹时间”的效果,这种360度无缝记录以及模拟变速的理念,促进了虚拟摄影技术的成熟与发展。
传统的虚拟场面拍摄方法需要先将演员的表情捕捉下来并存入数据库,然后再由动画师在CG场景中对其进行匹配并通过关键帧动画的方式制作摄像机运动,如《指环王》《加勒比海盗》等影片均采取此种方式。2009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虚拟摄影系统摆脱了这一束缚,在电影《阿凡达》中手持虚拟摄影机(VirtualCamera)与模拟摄影机(SimulCam)的组合使用完成了电影前后期的实时交互。在绿色影棚里,导演可以直接看到想象中的监视器画面,而不是传统的绿色监视器。虚拟摄影系统与CG技术的应用结合使得电影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画面。《阿凡达》划时代地完成了以科技创新替代传统拍摄的流程,虚拟摄影机模拟真实摄影机的运行,通过各式参数生成摄影机运动轨迹。同时,首次实现了在拍摄现场真人演员和CG角色的实时交互,将演员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完整复制到数字角色上。运用多台摄影机多角度拍摄,产生多维度的表演画面,实现了真人演绎虚拟人物、虚实集成拍摄。这些技术创新为后来新版《狮子王》运用VR技术拍摄虚拟场景开辟了道路。
新版《狮子王》中,导演乔恩·费儒将VR技术引入电影拍摄。VR拍摄在完全虚拟的条件下复刻非洲草原,导演能够在虚拟场景中完成取景、灯光和拍摄角度的选择,营造出环境的逼真感。另一方面,影片采取了CG特效与VR场景叠加的方式。导演及其团队将技术拟真发挥到极致,其直接效果是CG电影与动画电影的界限趋于消弭。在《狮子王》里,没什么是实际存在的,摄影机、片场、角色、动态捕捉全部被取代。实体模型录入计算机后即进入计算机模拟阶段,负责特效制作的MPC公司通过学习动物特征,制作动作流畅的骨骼模型、贴近真实的肌肉以及添加毛发和赋予动物面部神色,避免制作的动物神情和动作类似人类。最后呈现出的动物造型在外貌、体态上与真兽相似度已经接近100%,而与之匹配的环境设计也接近了100%。至此,真实化的设计理念在技术的推动下得到了实现。“真兽”版《狮子王》通过VR虚拟摄影叠加CG技术,构建了一个无限接近于“真实”的拟真的世界。旧版《狮子王》中的“拟人”美学被技术内爆产生的“超级真实”取代,这无疑对观众的经验世界和动画电影的美学标准形成了新的挑战。
二、数字语境下动画电影的“写实”困境
数字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真实”的定义和感知,并模糊了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斯蒂芬·普林斯曾经就数字技术创造的真实的“非真实”指出:“感知真实的影像可以理解为与观众对于三维空间的视听经验之间有结构性对应的影像。感知真实的影像对应于经验,是因为电影制作者们正是为此将它们制作出来……于是就在电影影像和观众之间指定了一种关联性,并且它能够涵盖不真实的影像,以及那些指涉真实的影像。正因为如此,不真实的影像可能在指涉上是虚构的,然而在感知中是真实的。”[1]这一论断提示着数字技术导致“眼见为实”成为一种“不可靠”的真实,真实的定义缺失了绝对标准,它有可能被混杂了经验、感知和知识的有限“真实”所取代。
众所周知,动画电影是以“假定性”为约定的。沃尔特·迪士尼曾说:“动画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加工创作后展现在银幕上,并不是如实地将动作情节记录下来或画出来,而是融入奇特的想象,让现实的事物变得奇幻。”[2]传统的动画艺术通过卡通化、拟人化的设计表达自由的想象,寄托人类的理想人格、追求人的生存价值。动画形象的卡通化集中于对现实的提炼和夸张,人们日常熟悉的事物规律在动画的刻意变化中体现出特有的陌生化趣味。[3]所谓的卡通化造型,是指设计角色外形结构时,不采取写实的方法,而是根据角色的外形结构进行艺术性的改造,或者根据某个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局部的放大夸张,使之成为具有卡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编程手册.pdf VIP
- 注册环保工程师之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题库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VIP
- 2025春议题式导与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4-第四单元 生活在法治社会(教用).docx
- 存储架构优化方案.docx VIP
- 中医在抑郁焦虑调理中的思路.pptx VIP
- 住院患者走失应急预案.pptx VIP
- 脾梗死护理个案.pptx VIP
- GB∕T 40685-2021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资产 管理要求.pdf
- 变配电所二此设备应急故障处理—变配电所保护误动和拒动故障查找处理(高铁变电设备检修).pptx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复习必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