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三则--完整版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30—1200)

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

才能达到新境界。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景喻理

2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

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又独立发挥、完善,后人称为程朱理学。朱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九百年之久。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

“天理”“人欲”是其理学思想中一个重要

的哲学命题。朱子曰:“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人不能不吃饭,这是正常的欲望,是天理;追求过高的享受,要求美味,就是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

”,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态度与主张。

4

第一则重点字词:

真味:真意数过:数遍

厌:满足得趣:领略其中旨趣

着意:用心穷:理解

徒:仅仅自是:从此

5

【翻译】第一则

读书应该读到不忍释手之时,才能领略到

书中真意。如果只是粗读几遍,大概了解书中大义就感到满足,然后就去找其它书来看,那么,就是连看过的这一卷书,尚且不能领略其中旨趣。人心是天理所在,勤于用心才会明白事理。如果让头脑清醒,整日用心,那么,会看多少书,理解多少义理。如果懒惰倦怠,

那么精神从此混乱不清,只是如此昏沉阻塞,不通道理,太可惜了。

9

读书的方法:

主张精读,熟读精思。

读书的目的:

领会真味,理解义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7

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愚。人瘦尚可肥,士愚不可医。

8

第二则重点字词:

寻常:一般情况事已:事后

如何:怎么办呢工夫:功夫

埽除打叠:洒扫收拾,喻把问题梳理清楚

方得:才能够做到合:应该

行从小路:顺着芜秽:杂草丛生

机:关键

9

【翻译】第二则

(门人)问:“一般遇到事情的时候,也知道这

是天理,那是人欲。等到去做事情时,却又被人欲所引诱,事后又去后悔莫及,这应该怎么办?

朱子回答说:“这就是缺乏‘克己’功夫

况,极需要给他把问题梳理清楚才可以。

就好象前面有一条大道,又有一条小道一样。

心理明知道要走大道,但是,却被小道上的东西所吸引,自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小道;等到前面遇到棘荆杂草,心理就后悔。这里便是天理与人欲斗争的关键所在。

10

第二则重点字词:

便与克下:就要去做克己的功夫

存天理:依照固:固然

分别教是:分辨教会这些(什么

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11

【翻译】第二则

所以,必须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就要去做

克己的功夫。不可以姑且放过。这就要首先在道理上明白是非,然后勇敢地去做。

假如是圣人那样的上等资质,他就无需劳神费

力去思考,自然会按照天理去做,而不会随流于人欲。

假如是资质仅次于圣人的贤者,他们遇到这种

情况固然不会做错。只是他们首先需要分辨天理与人欲,然后才去行动。

12

第二则重点字词:

中人:普通人大段著力:仔细用心

照管克制:照应、克制自己的欲望

以为:作为任:使命

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免夫:免于祸害

13

【翻译】第二则

假如是普通的人,那就需要仔细用心,每

时每刻照应克制自己的私欲,做事的时候才能够不至于被人欲所误导。

曾子曾说:“‘以实行仁德作为自己一生

使命,这不是很沉重吗?为了这个使命到死方休。这不是很遥远吗?’他又说‘正如《诗经》所说的那样,小心谨慎,好象面临深渊,又好象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了!’学生们,应该要这样下大工夫才行。”

14

思考理解文意:

•大路、小路指什么?人们为什么舍大路而取小路?

大天路理:人小欲路:

为什么?“无克己工夫”

外物无穷无尽地撼动人心,而人好恶的情感又不能加以节制,这样很容易被人欲左右

15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