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乳液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李永飞;王彦玲;李昱东;魏婷;张传保;王小果【摘要】介绍了高能乳化法和低能乳化法制备纳米乳液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分析了纳米乳液失稳的原因;探讨了改善其稳定性的措施及方法;阐述了纳米乳液产品的进展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其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提出研发能够解决共性问题的新型复合纳米工作液及新型共性纳米乳液添加剂,实现一剂多用,一剂多效将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

【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8(035)004

【总页数】7页(P70-76)【关键词】纳米乳液;制备方法;稳定性;应用【作者】李永飞;王彦玲;李昱东;魏婷;张传保;王小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石油工程学院仙东青岛266580;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19;川庆钻探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北京10000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54+.4

随着纳米技术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纳米乳液逐渐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1]。由于纳米乳液粒径小,稳定性好,生物降解能力强,一定浓度下能够同时在储层改造、钻完井等施工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2]。因此,纳米乳液开辟了乳液产品新的应用领域。其优异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1)纳米乳液能够降低外来液体与储层之间的表/界面张力,使润湿性发生改变、降低了毛细管作用力,易于液体高效返排,减少油气层伤害;2)对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胶质、沥青质及石蜡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能够溶解被污染井筒析出的胶质沥青质及石蜡,以增加液相渗流速率,达到油气增产的目的;3)纳米乳液粒径极小,可迅速进入渗透率低的地层,增大处理液与储层表面的接触几率,减少地层发生水锁效应和结垢的可能性,提高洗油效率;4)纳米乳液能够降低原油黏度,使原油流动性增强,有利于提高集输效率和采收率;5)利用纳米乳液超低的界面张力及良好的增容性,将管壁和井壁上形成的沉积物及泥饼洗脱下来,并可使洗脱物稳定在清洗液中,以防止其再次沉积。

虽然纳米乳液可在增产改造和钻完井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但是,目前纳米乳液的研究成果和产品配方多被少数企业所垄断,可供研究者和现场工作者参考的公开资料相对较少。本文对纳米乳液的制备方法、稳定性机理及现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1纳米乳液的制备

纳米乳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其制备过程必须有一定的能量输入,这些能量既可以是高速搅拌而产生的机械能,也可以是体系本身所释放的化学能[3]。因此,纳米乳液的制备通常可依据输入能量的不同分为高能乳化法和低能乳化法[4]。

1.1高能乳化法

高能乳化法是指通过特殊机械设备而形成的高剪切力将普通的大液滴拉伸并破坏成小液滴,直到其粒径达到纳米级而形成纳米乳液[5]。目前最常用的高能乳化法是高压均质法、超声乳化法和微射流乳化法。

1.1.1高压均质法

高压均质是指在高压条件下,体系组分受到强烈的剪切力和压力作用而达到乳化效果。当物料流经细小狭缝时,在空穴效应、层流效应和湍流效应的作用下而产生的高剪切力和压力使得体系粒径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均匀且细小的纳米乳液[6]。

Kim等[7]利用此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70nm,且稳定性良好的虾青素纳米乳液。Omayma等[8]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了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以玉米油为分散相的纳米乳液。

1.1.2超声乳化法

超声乳化法是通过超声源而产生的高强度超声波破坏了体系中不相溶的组分结构并使其均匀的分布于周围液体中,进而产生纳米乳液的方法。当物料进入超声装置时,其内部会形成许多小气泡,这些气泡会伴随超声频率强弱的起伏而渐渐变大,直到瞬间破裂。而产生的小气泡体积又会不断增大并破裂,此现象就是人们熟悉的空化效应。超声乳化法与常规乳化相比,制备过程所需能量较小,形成的乳液粒径小且稳定性好[9]。但是其效率较低,限制了实际生产的推广,仅用于科学研究[10]或小范围生产。

1.1.3微射流乳化法

微射流乳化法是采用高压容量泵将原料送入微流化装置的反应室中,此时物料被迅速分散并形成高速流动着的两股液体,且分别从上下两端以层流形式流入反应室中的冲击区,发生更剧烈的相互垂直碰撞。在碰撞的瞬间会释放出90%以上的能量,形成极大的压降。同时在此区域内,原料之间会出现相互撞击和剪切作用,导致体系内部液滴严重破裂,进而实现了原料均质乳化的目的[11]。2013年Salviatrujillo等[12]采用此法研究了乳化压力和乳化次数对柠檬精油纳米乳液的粒径影响,在此工艺条件下,乳化压力为15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