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红薯简易的储藏技术
红薯既是粮食又是饲料,要安全储藏红薯,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选择质量好的红薯进窖。
红薯的储藏效果,与进窖前的红苕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窖前就要对红苕进行筛选,去除带有病斑、刀伤、虫伤以及“胀水土”的红苕,因为这些红苕带有病菌,在窖内很容易造成大面积烂苕。
二、 选择适宜的储藏方法。
红薯的储藏方法大致有两种,即高温储藏法和低温储藏法。高温储藏法就是在红苕入窖后,烧火升温到35-38°C,并保持2-3天,将红苕的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然后再将温度降至10-14C低温进行储藏。该法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因此对分户储藏的农户来说,药剂处理的低温储藏法较为合适。采用低温储藏法,首先在红苕入窖前一周对苕窖进行消毒。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窖内进行喷雾消毒。第二,在红苕收获后,要及时处理,及时入窖。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红苕浸湿,再捞出滴干入窖。第三,在红苕入窖后,采用各种方法,始窖内温度保持在15C以下,10C以上。窖内温度低于15C,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动,高于10C,可以避免冻害,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三、 加强储藏期的苕窖管理。
红薯在立冬前入窖到第二年开春后出窖,可划分为冬前期、越冬期和立春后三个管理时期。冬前期(在大雪之前)窖内温度较高且湿度大,因此重点是降温排湿。方法是一在红苕入窖后及时安放竹筒,以利于通气降温排湿;二是当窖温高于 15C时要及时敞开苕窖降温排湿。当
温度降到10C或10C以下的时候,要及时盖上窖口,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14C之间。越冬期(大雪到第二年的立春)主要工作是保温防寒,千方百计使窖内温度保持在 10C以上。每
隔几天就要检查一次苕窖温度。如果发现温度低于10C,要及时加盖稻草。立春后气温经常突冷突热,苕窖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检查,调节好苕窖内温度,使之继续保持在10—15C之间,并酌情补充水分,防止红苕糠心。
1、甘薯窖贮法
甘薯通常采用窖贮方法。建窖应选向阳背风,干燥通风,地下水位高的高地或坡地。旧土窖须将窖墙旧土刮去一层,然后用硫磺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将收获后的甘薯,选无病伤的薯块装筐(箱),在窖(库)堆码,或堆垛藏。为防止染病,可用1%的70%甲基托布津溶液或新科源液体保鲜剂二号浸泡薯块3分钟,捞出晾干后入贮。甘薯入窖容量不可超过2/3,留出空间,以利通风排湿,防止“闷窖”。贮期调控窖(库)温度至10?14C,加强通风排湿,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防冻、防闷、防烂。甘薯贮藏期间还要用甲胺磷等剧毒鼠药防止鼠害。工作人员下窖操作时要注意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2、冷库贮藏
将经过挑选的甘薯装箱(箱两边各开两个孔)或装筐,然后入库垛码或上架摆放,入库的甘薯先经预伤处理,预伤后迅速将库温降到贮藏温度12?15°C,即进入正常管理阶段。注意预伤时,要撒水增湿,湿度达90?95%,正常管理时要通风降湿,湿度保持在85?90%。贮藏期为5?7个月。贮藏中如发现病薯应立即拣出,防止蔓延。
下面是红薯贮藏保鲜技术:1、贮藏前的要求。在田间,红薯薯块的膨大期气温必须在20C以上。低于15C,红薯停止生长。因此,气温降到15C时,是红薯的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气温过高,收后不能及时入窖。收获过晚,易受夜间低温的冻害,增加贮藏难度。收薯时要轻挖、轻运、轻放,以防断伤后遭病原菌侵染而导致腐烂。采收后的红薯应立即进行伤口愈合处理。即在气温30-35C、相对湿度90%-95%的条件下放置4-6天,并要保持足够的通风。此项工作最好在红薯贮藏地进行,以防第二次搬动,再造创伤。2、贮藏条件⑴温度。红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0-14C,温度过低会遭受冷害,使薯块内部变褐变黑,煮熟后有硬心并有异味,而且后期极易腐烂。温度过高,薯芽开始萌动、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软腐病的发展。⑵湿度。当窖内湿度低于80%时,薯块内的水分便往外蒸发,致使薯块脱水、萎蔫、皱缩、糠心,食用品质下降。相对湿度超过95%时,则薯块退色褐变,病原菌繁殖,腐烂率上升。红薯入窖时含水量如超过70%,应敞窖通风,排湿降温。红薯块在田间受水渍3天以上的,只能用来喂猪或制粉,不可窖贮。⑶空气成分。薯窖内的含氧量不得低于4.5%,否则易导致薯块缺氧呼吸,轻则丧失发芽力,重则缺氧“闷窖”,造成窒息性全窖腐烂。3、贮藏方式及管理措施⑴室内囤藏法。选择严密保温的屋子,靠墙根四周设置火道,用炉子供温。屋内地面上砌囤子。囤高1-1.5米,宽1.5-2米,长度视屋子的大小和贮量的多少而定。囤底部及四周垫豆叶和软细草。囤内存放健全无伤病的红薯。用启闭门窗、生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