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ocxVIP

《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11.020

CCS

FORMTEXTC05

FORMTEXT45

FORMTEXT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FORMTEXT45/T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FORMTEXTNursingtechnicaloperationspecificationforsha-pinchingtherapyofZhuangmedicine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5/TXXXX—XXXX

PAGE3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5/TXXXX—XXXX

PAGE2

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禁忌证与适应证、基本要求、主要操作用物、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壮医撮痧疗法sha-pinchingtherapyofZhuangmedicine

又称夹痧疗法或抓痧疗法,是指在壮医理论指导下,在患者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医者的手指拧起一个橄榄状的充血点,以激发人体正气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壮医外治法。

禁忌证与适应证

适应证

主要用于头痛、头晕、急性胃肠炎、肠炎、流行性感冒、中暑、关节疼痛等疾病。

禁忌证

妊娠妇女。

妇女月经期。

皮肤有过敏、肿胀、溃烂、损伤、炎症、硬结者。

传染性皮肤病者。

凝血功能障碍者。

基本要求

操作人员

执业护士或执业医师。

操作环境

室温24℃~30℃,安静整洁,能保护患者隐私。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照顾者解释操作的目的与作用、操作方法,进行壮医撮痧疗法相关知识的教育。

主要操作用物

生理盐水、活血化瘀药酒、棉签。

操作要点

操作流程

应按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见附录A)。

评估患者

包括以下内容:

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

治疗部位皮肤情况。

撮痧

用生理盐水湿润操作者的手指。

撮痧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手法及适用部位见表1。

手法及适用部位

手法名称

操作方法

适用部位

撮痧法

操作者食指与中指弯曲如钩状,用两指的第二指节对准治疗部位或穴位,将皮肤与肌肉夹起,然后松开,一夹一放,反复进行,直至出现痧斑

项部、肩胛部,如大椎、风池、肩井等穴

挤痧法

操作者两手拇指、食指指腹对准治疗部位或穴位左右两侧,相对捏挤皮肤和肌肉,一挤一放,反复进行,直至出现痧斑

头部,如印堂、太阳穴;胸部,如璇玑穴

拧痧法

操作者用拇指、食指指腹对准治疗部位或穴位,将皮肤与肌肉提起并旋转,然后松开,一拧一放,反复进行,直至出现橄榄状痧斑

颈部,如廉泉、天突穴

抓痧法

操作者用五指指腹夹紧治疗部位的皮肤与肌肉并提起,然后松开,反复进行,直至出现痧斑

腰背部、腹部,如陶道、命门、下脘、石门、天枢等穴

在痧斑处轻轻涂擦药酒。

观察

操作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治疗部位皮肤情况。

注意事项

包括以下内容:

抓撮穴位的多少、手法的轻重根据医嘱操作,一般视患者的年龄、体质、疾病性质而定,儿童与年老体弱者,手法宜轻,撮穴宜少;体质壮实者,手法宜重,撮穴宜多;

治疗后多饮温开水,忌食生冷及酸辣刺激之品;

治疗后4h内不宜洗澡,注意保暖。

并发症处理

晕痧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眼花、心悸、恶心、出冷汗等症状,立即停止操作,给予头低位平卧,饮温热开水,在百会穴予艾条雀啄灸,或遵医嘱处理。

过敏

患者涂擦药酒后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治疗,清洗皮肤表面残留药酒,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5/TXXXX—XXXX

PAGE1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5/TXXXX—XXXX

PAGE4

(规范性)

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图A.1给出了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壮医撮痧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图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