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西汉水上游乞巧民俗的地域文化蕴涵初论——以礼县祁山镇
西汉村的调查为支点
蒲向明
【摘要】西汉水上游及其人文地理环境特点鲜明,文化积淀丰厚;乞巧民俗在此区域
流传历史长远,现实分布广泛。祁山处于西汉水和漾水河的交汇地域,属于周秦故地,
历史上一直为军事、交通、文化交流之要冲,考古发现、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都证
明了文化在此厚积和沉淀的种种情形,为乞巧民俗在此带着浓厚的秦汉原始文化痕
迹,也为保留下来七天八夜的完整过程提供了涵养和庇佑。通过对祁山镇西汉村乞
巧民俗的全程、定点考察,可以发现西汉水流域乞巧民俗所包含的地域文化蕴涵,诸
如与三国文化、民间传说和地方小戏"陇南影子腔"、"陇南花灯戏"等的种种联
系和相互影响。
【期刊名称】《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00)005
【总页数】9页(P16-24)
【关键词】西汉水上游;乞巧民俗;地域文化;礼县祁山;西汉村
【作者】蒲向明
【作者单位】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学院,甘肃成县74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24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
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精神,祖文传之,子孙继立,然后群乃结、国
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底源泉也。”(《新民说·释新民之义》)此论极其重视国民
独立精神的锻造,离不开独具特质之一的风俗习惯。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从出
生到死亡,无时无刻不在深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每个人的思维
方式、行为和价值观里,并给每个人深深地烙上印记,既继承着过去,更预示着未
来。作为陇南的科教工作者,我们尤其应该有这样的历史责任感,去研究乞巧,探
讨其中的独立精神和文艺、文史奥秘,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实现中国梦尽
心竭力。
虽然陇南乞巧民俗的复兴在本世纪初就已显端倪,但我无缘介入西和乞巧的基本调
查研究,鲜有机会参加乞巧文化艺术节,故对西和乞巧知之甚少,更遑论调查、研
究乞巧民俗活动。2013年,陇南乞巧节庆活动上升到省级层面,并在北京召开中
国(西和)乞巧文化高峰论坛,我应邀参加会议,看到了会议交流论文,翻阅了会议
资料,听取了大会上国内外专家和领导的发言,参加了论坛的分组讨论会,极大地
丰富了我对陇南西和乞巧(漾水河流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提高了我对调查研究陇
南乞巧民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4年,我被抽调参加由陇南市委宣传部牵头组
织的第六届“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民间乞巧活动及专家学者采风项目,蹲点西
汉水上游的甘肃礼县祁山乡西汉村,从六月三十日至七月初七经历一个七天八夜完
整的陇南乞巧民俗活动,间或参与调查了解西和县乞巧(以临近的长道镇为主)、礼
县永兴乡乞巧民俗情况,搜集到了大量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受益匪浅,为后续深
入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所做的这些工作,对于巩固陇南民间文化的民俗根基和精
神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
西汉水,为嘉陵江一级支流。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4°30′~106°04′,北纬
33°16′~34°31′间,发源于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嶓冢山(今名齐寿山),自东北向西
南流经天水市秦州区所辖齐寿乡、平南镇、天水镇,进入礼县流经盐关镇、祁山乡、
永兴乡、城关镇后折转偏南,流经石桥镇、江口乡、龙林乡、于雷坝乡急转向南,
然后进入西和县、成县①,最后南流于陕西省略阳县注入嘉陵江,干流总长177.2
公里,是长江上游三大水系之一。因西汉水上游沿途接纳较大支流十余条,故有
“一水十河”之称。
关于西汉水发源的问题,还可见“主源有二”说。甘肃省博物馆上世纪50年代的
考古调查称:“西汉水主源有二,一为嶓水,西源天水嶓塚山;一为漾水,南源西
和县横岭山。嶓、漾二水至西礼长道镇会合以后,即进入汉阳川。嶓、漾二水沿岸
有此较平坦的黄土台地,但以汉阳川者发育最为良好。古代文化遗址,在上述区域
内分布极为稠密。”[1]赵逵夫先生引用西北师大王宗元教授之说,认为漾水也是
西汉水源头,但他指出:“今天确定今天水西南的齐寿山为西汉水发源地是正确
的。”[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详细地记载并描述了西汉水的源头、流经地
域、所纳支流(特别是漾水)、沿岸地貌特征和一些相关的历史地点和史事变迁。漾
水,《水经注》称建安川水。发源于西和县十里乡横岭山九眼泉(赵逵夫先生上文
指出,另一源出自西和县何坝乡白草山铁古坪),汇入西汉水前接纳支流大小十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 .pdf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pdf
- 体育中考培训项目方案(精选4篇) .pdf
- 天津市南开中学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达标检测卷(Word版 含解析).pdf
- 天津英华国际学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pdf
-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pdf
- 同德村(社区工作人员)自考复习100题模拟考试含答案 .pdf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精品.pdf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精品.pdf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综合练习题(Word版精品.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