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8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1.作者知识
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为中国代表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委员会顾问。
他一生醉心于中国建筑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写出了中国第一本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梁思成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写的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思成是我国最早用科学方法调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献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著述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遗产。
梁思成还以巨大的政治热情,对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建议,并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2.背景知识
1931年9月,梁思成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纂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它的完成也实现了梁思成从20世纪20年代留美学习时就立下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3.知识链接——自然科学小论文
自然科学小论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小”。同正规学术论文相比,科学小论文的选题较小,内容较浅,因而篇幅也不长。
二是科学性。科学小论文的材料,应当是真实可靠的,不允许夸大或虚构;观点应当是在经过细致的思考与研究后实事求是地提出来的,而不是任意猜测或臆断;语言应当准确、清晰、严密、合乎逻辑,不能模棱两可、含糊费解、粗疏缺漏。
三是创造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是衡量自然科学小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科学小论文里,要提出自己在观察、调查或考察中获得的新发现,在实验或制作中运用的新方法,在科技活动中得到的新成果,在深入钻研某种科学知识中积累的新见解,从而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4.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①厢房(xiāng) ②墁地(màn)
③屋檩(lǐn) ④接榫(sǔn)
⑤额枋(fāng) ⑥水榭(xiè)
⑦穹窿(qióng) ⑧琉璃(liú)
⑨抱厦(shà) ⑩戗兽(qiànɡ)
(2)理解词义
①穹隆:天空中间高四周下垂的样子,也泛指高起成拱形的。
②接榫:连接榫头;比喻前后衔接。
③琉璃:用某些矿物原料烧成的半透明釉料,常见的有绿色、蓝色和金黄色等,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
④抱厦:房屋前面加出的门廊,也指后面毗连着的小房子。
一课时赏中国建筑之美,感先生拳拳之心
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行文逻辑。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分析语言特色。3.激发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用哪些成语来形容看到的传统建筑物呢?如美轮美奂、金碧辉煌、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钩心斗角等等。
那么,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建筑的哪些特征呢?首先,从颜色来看,我们发现中国建筑以哪些颜色为主色调?(鲜艳的红、绿、黄)的确如此,大红、大绿、大黄是我们中国大型建筑的主色调,例如故宫;再者,从装饰来看,雕刻、绘画、塑像融合其中。中国的建筑艺术可谓博大精深,刚才我们只是见识了冰山一角,下面让我们跟着梁思成先生更深入地走进中国建筑艺术之中,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活动一梳理结构,理清行文逻辑
1.通读全文,划分层次结构,填写下面的表格,学习文章阐述事理的简洁和严谨。
段落
内容概括
第一部分(1~____段)
从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两大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地位
第二部分(____~13段)
③
第三部分(14~____段)
④
第四部分(____~20段)
⑤
答案(1~2段)①分布广阔②历史悠久(3~13段)③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14~17段)④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惯例(18~20段)⑤提出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呼吁学习者要深谙中国建筑的特征
2.古人讲,作文要有物有序。有序,就是恰当地安排文章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作者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作者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八单元 单元晨读时光.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八单元 第15课 (1)谏太宗十思疏.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八单元 第15课 (2)答司马谏议书.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八单元 第16课 (1)阿房宫赋.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八单元 第16课 (2)六国论.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二单元 单元晨读时光.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二单元 第4课 窦娥冤(节选).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二单元 第5课 雷雨(节选).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二单元 第6课 哈姆莱特(节选).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晨读内容第六单元 单元晨读时光.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 第9课 说“木叶”(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媒介素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任务群(二) 演讲稿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探究使命与时代,分析实用文表达方式和长句(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第10课 (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第10课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第11课 (1)谏逐客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五单元 第11课 (2)与妻书(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任务群(二) 学习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学设计).docx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任务群(一) 学习制作实词卡,析古代作品观点和思想(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