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岳阳楼

1.背景知识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56岁,当时他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768),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杜甫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发出了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不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在岳阳写下了《登岳阳楼》《泊岳阳城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2.诵读诗韵

根据下面诗中已标好的朗读节拍及韵脚,诵读全诗,体会诗韵。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eq\o(楼,\s\do4(△))。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eq\o(浮,\s\do4(△))。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eq\o(舟,\s\do4(△))。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eq\o(流,\s\do4(△))。

一课时在今昔之变中,共解诗圣之泪

学习目标1.赏析诗歌,欣赏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2.对比岳阳楼左右壁之诗。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先秦《诗经》的起源到唐诗宋词的鼎盛,优秀的诗人层出不穷。王国维认为有四位无人能比,他们分别是战国屈原、东晋陶潜、宋代苏轼和唐朝杜甫。在诗人璀璨的唐代,为何杜甫能脱颖而出呢?让我们通过对《登岳阳楼》的学习,来寻找答案。杜甫最著名的标签是“诗圣”,学习《登岳阳楼》,看看能否在这首诗中找到这一标签的印记,或者你还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标签?

活动一赏析首联和颔联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能获得哪些信息?从“昔”“今”之中能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早就听闻洞庭湖的盛名,可见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如今终于登上了岳阳楼,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十分激动。

(2)经历了“昔”与“今”之间漫长的时间距离,环境在变、国情在变、人的遭遇也在变,所以诗人的心境中还多了份历尽沧桑的平静。

2.从炼字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炼字:“坼”和“浮”用得很好,富有动态感,写出了洞庭湖水宏阔的境界。洞庭湖水既能割裂大地,也能浮动乾坤,体现了水面的宽阔与湖水的力量。

(2)艺术手法:运用了夸张、想象的修辞手法。吴楚东南地势广阔,乾坤日月更是浩瀚无穷,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洞庭湖水的宽阔有力。人的视野是有限的,杜甫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融进了画面,从而构成了吴楚大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

活动二赏析颈联和尾联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据统计,在杜甫的一千余首诗歌中,出现“眼泪”这一意象的诗就有190余首。担忧社稷泪:《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悲悯黎民泪:《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慨叹英雄泪:《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果我们给杜甫再贴一个标签“最爱哭的文人”,抓住这个标签思考这首诗歌中的杜甫为何而“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为孤独。联系颔联阔大的洞庭湖,对比自己孤舟一叶。

②为漂泊。“孤舟”,小船漂浮不定。联系“乾坤日夜浮”,天地都在漂浮,更何况是站在洞庭湖上的“我”呢?北方遭受战乱,虽然“我”现在在南方,暂得安宁,但依旧有不安全感。

③为病弱、衰老。结合诗作背景,768年,57岁的杜甫距离生命的结束仅有两年。此时的他左臂已经残废麻木,并且患有严重的肺病和眼疾。

④为落寞、失意。“我”也曾有壮志,也曾驰骋官场,如今自号“少陵野老”,不在朝堂而在“田野”。

⑤为内忧外患。“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

4.想象尾联场景并补白诗人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这两句是两个景象: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诗人。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