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07.060
CCSA47
临
5309
沧市地方标准
DB5309/T40-2022
临沧市甘蔗霜冻害等级划分
2022-06-20发布
2022-09-20实施
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09/T40-2022
前言
本文件编写格式按GB/T1.1的规定执行。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临沧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临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临沧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临沧市气象局、临沧市甘蔗技术推广站、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耿马县气象局、沧源县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斌、李世成、董有波、黄丕忠、林文根、周云、唐吉昌、董显华、李立印、肖祥、古伟、李学川、段绍玲、罗玉福、张霖、张雪。
1
DB5309/T40-2022
临沧甘蔗霜冻害等级划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临沧市甘蔗霜冻害的术语和定义、灾害调查、等级划分与指标、判定规则及甘蔗防寒抗冻技术措施等。
本文件适用于临沧市甘蔗霜冻害等级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X/T88作物霜冻害等级
3术语和定义
QX/T88-2008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霜冻害
由于日最低气温下降使植株茎、叶温度下降到0℃或0℃以下,使正在生长发育的作物受到冻伤,从而导致减产、品质下降或绝收。
[来源:QX/T88-2008,2.2]
3.2
日最低气温
气象观测中,距地1.50m高度处百叶箱内一天中的最低空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来源:QX/T88-2008,2.4]
4霜冻灾害调查
4.1调查时间
为使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灾害发生情况,应在霜冻发生后3d~7d内调查甘蔗受害情况。
4.2调查点的选择
选取3个或以上调查田(地)块,每个田(地)块抽取3个至5个采样点,采样点数量的选择视霜冻害发生面积大小而定。霜冻害面积大于或等于10亩时取5个采样点(梅花形法),小于10亩取3个采样点(对角线法)。
4.3调查方法
每个采样点至少派一组调查人员,每个调查点分别随机抽取不少于8株甘蔗进行调查。所抽取的调查样本应无病、虫、药害及机械损伤。调查人员每组应不少于2人,调查内容应包括气象因素、环境因
2
DB5309/T40-2022
素、品种因素、栽培管理、植株性状等,并在调查现场当场填写《甘蔗霜冻害调查及等级判定表》(见附录A)。
5等级划分与指标
5.1等级划分
甘蔗霜冻害等级分为3级,分别为1、2、3,对应的霜冻害等级类型为轻度霜冻、中度霜冻、重度霜冻。
5.2等级指标
甘蔗霜冻害等级指标见表1。
表1甘蔗霜冻害等级指标
致灾等级
1
2
3
等级类型
轻度霜冻
中度霜冻
重度霜冻
致灾气象指标
﹣2≤T≤0
且T≤5
﹣2≤T≤0
且T>5
﹣5≤T<﹣2且T<4
﹣5≤T<﹣2且T≥4
T<﹣5
且T≥2
霜冻害特征
甘蔗植株叶片仍青绿,叶片无明显受害;生长点死亡、变黑,侧芽不受影响;植株梢部出现轻微水煮状,占蔗茎纵切面10%以下。
甘蔗植株90%以上叶片受害,叶面积30%~50%枯死;只有叶鞘和近叶鞘的三叉口叶片有条斑状绿色;生长点死亡,80%以上侧芽死亡;植株出现水煮状,占蔗茎纵切面10%~50%。
整株甘蔗叶片枯死;生长
点、侧芽全部死亡;蔗茎变软,蔗茎纵切面50%以上呈透明水煮状,部分植株梢部折断并流粘液;地下茎纵切面呈水煮状。
注1:T表示气温(单位:℃)。
注2:T表示该温度区间持续出现的温度时长(单位:h)。
6判定规则
甘蔗霜冻害等级应结合致灾气象指标和霜冻害特征综合判定。如致灾气象指标和霜冻害特征均符合某等级霜冻害的要求,甘蔗霜冻害等级可按其中任意一种指标进行判定;如遇按致灾气象指标达到某等级的规定,但按受害特征判定未达到该等级霜冻害的情况,或者霜冻区域无气温观测数据,则按受害特征等级指标判定。
7甘蔗防寒抗冻技术措施
甘蔗防寒抗冻技术措施见附录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308T 60—2022鳄梨(牛油果)生产技术规程.pdf
- DB5308T 66—2022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冰雹识别指标.pdf
- DB5308T 67—2022茶园干旱等级.docx
- DB5308T 67—2022茶园干旱等级.pdf
- DB5308T 68—2022地面火箭人工增雨防雹队伍建设规范.docx
- DB5308T 68—2022地面火箭人工增雨防雹队伍建设规范.pdf
- DB5309T 10.1-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1部分:良种苗木培育.docx
- DB5309T 10.2-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2部分:嫁接苗.docx
- DB5309T 10.3-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3部分:丰产栽培.docx
- DB5309T 10.4-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4部分:高接换种.docx
- DB5323T 1-2010南华县人工食用菌种植技术规范.docx
- DB5323T 2-2011牟定特色辣椒种植技术规范.docx
- DB5323T 48-2015永仁油橄榄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5323T 82-2016救助管理站救助咨询服务电话接听服务规范.docx
- DB5323T 82-2016救助管理站救助咨询服务电话接听服务规范.pdf
- DB5323T 83-2016救助管理站全天候救助咨询点服务规范.docx
- DB5323T 83-2016救助管理站全天候救助咨询点服务规范.pdf
- DB5323T 84-2016救助管理站入站服务规程.docx
- DB5323T 84-2016救助管理站入站服务规程.pdf
- DB5323T 85-2016救助管理站受助人员站内服务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