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陕西省公路高边坡生态防护区划.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61/Txxxx-20xx

附录A陕西省公路高边坡生态防护区划

A.1区划的目的

由于陕西省南北跨度大,地形地势复杂,气候变化较大。为选择适宜陕西省

不同区域公路高边坡绿化植物,保证公路高边坡生态防护的科学性,提高绿化工

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A.2区划的原则

A.2.1以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因素为主。

A.2.2划分的公路高边坡绿化区域,在空间上应该是连续的、完整的和不重复出现

的整体。

A.2.3区划原则不考虑行政界限,但在区划线与地(市)、县行政界相近时,将地

(市)、县行政线作为区划线。

A.2.4公路高边坡绿化区划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发展方向,应与自然规律相一致。

A.3区划的依据

A.3.1公路高边坡生态防护植被的分布及其特征,是自然地理因素的综合反映,自

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以及地域分异规律是本区划的主要依据。

A.3.2公路高边坡绿化发展的方向,除受自然条件决定外,还受到社会经济状况、

群众生活需要及市场机制的影响。

A.4区域的划分

根据区划的原则和依据,结合陕西省的地貌特点、森林植被、土壤、气候、

海拔等自然地理因素,可将我省公路高边坡生态防护分为六大区域:长城沿线风

沙滩地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渭北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秦巴山、关山

山地区,汉中盆地区。

A.4.1长城沿线风沙滩地区(I)

A.4.1.1本区范围

本区位于我省最北部,毛乌素沙地南缘。北接内蒙古自治区,西连宁夏,东

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相连。包括定边、靖边两县的北部;横山、榆林、神木、

府谷等县西北部的风沙滩地区。西起定边县的红柳沟,东到府谷县的老高川。

A.4.1.2自然条件

12

DB61/Txxxx-20xx

本区是著名的毛乌素沙漠的东南部分,气候干旱、风大、沙多。地貌特点是,

因风蚀和流沙的堆积作用盛行而形成连绵不断的沙丘,沙丘中间或低洼地方分布

有大小不等的湖盆滩地。海拔1000~1400米,属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因地处内陆,

受下垫面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及沙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7.6~

8.6˚С,极端最高气温38.9˚С(榆林),极端最低气温-32.7˚С(榆林)。年降水量

316~450毫米,年变幅大,最多达688毫米,最少166毫米。降水多集中在七、

八、九三个月,降水中多暴雨,区内风大而多。本区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和灰钙

土,此外还有盐碱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等分布。

A.4.1.3主要绿化植物

本区属草原植被带,但地带性植被很少,沙生植被占主要地位,公路高边坡

生态防护应以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常见乔木有:旱柳、榆树、小叶杨、沙枣、

柽柳、红柳、樟子松;花灌木有紫穗槐、花棒、踏郎、沙柳、柠条、沙棘等;草

本植物有沙打旺、草木犀等。

A.4.2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II)

A.4.2.1本区范围

本区北接长城沿线风沙滩地防风固沙林区,西连宁夏、甘肃,东隔黄河与山

西省相望,南与渭北黄土高原区相连。包括佳县、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吴

堡、子长、吴旗、延长、延川、甘泉、黄龙等县的全部,府谷、神木、榆林、横

山、靖边、定边、志丹、安塞、延安、宜川、宜君等县的大部或一部分。

A.4.2.2自然条件

本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系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东翼。在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

晚第三纪的红土层所构成的古地形上,广泛覆盖了一层很厚的风成黄土,经过长

期流水冲刷及其他外营力的剥蚀作用,发育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的黄土区特有

的地貌形态,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属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类型。年

平均气温8~10˚С,极端最高气温39.7˚С,极端最低气温-25.4˚С。年降水量

380~550毫米,黄龙山、桥山等部分山地降雨量为520~740毫米,多集中于七、

八、九月份。本区土壤主要有黑垆土、褐土等类型。

A.4.2.3主要绿化植物

由于人类活动频繁,除黄龙山、桥山等有少量森林植被外,大部分天然植被

破坏严重,公路高边坡生态防护应以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为主要目的。常见乔木

有:刺槐、河北杨、小叶杨、杜梨、杏、

文档评论(0)

雄霸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