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和中国唐刀的历史渊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刀和中国唐刀的历史渊源

宋·欧阳修《日本刀歌》曰:

昆夷道远不复通,

世传切玉谁能穷。

宝刀近出日本国,

越贾得之沧海东。

鱼皮装贴香木鞘,

黄白闲杂鍮与铜。

百金传入好事手,

佩服可以禳妖凶。

传闻其国居大岛,

土壤沃饶风俗好。

其先徐福诈秦民,

采药淹留丱童老。

百工五种与之居,

至今器玩皆精巧。

前朝贡献屡往来,

士人往往工辞藻。

徐福行时书未焚,

逸书百篇今尚存。

令严不许传中国,

举世无人识古文。

先王大典藏夷貊,

苍波浩荡无通津。

令人感激坐流涕,

锈涩短刀何足云。

诗中记录了关于日本刀的一些情况,描述了宋时中国人已将日本刀称为宝刀,有越地(今中国华南地区)的商人专为购刀而前往日本的历史,并从美术角度描绘了日本刀的外形和样式。由诗中可以看出,日本刀在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后期、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初期时已经被外国认可,并成为日本的输出产品之一。

自古以来,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它的优美造型而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点是在外形装饰之外的刀体本身展现出的设计感和艺术感。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这是外国人对日本传统刀剑的统称,其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依据形状、尺寸可分为太刀(平安时代后期被称作太刀时代,最初是用于骑兵战骑兵佩刀,用挂绳吊于腰带上,刃朝下,刀身长100厘米以上,165厘米不足,具有较大弯曲度。其中100厘米以下的称为小太刀,165厘米以上的称为大太刀,或称野太刀)、打刀(平安时代之后经由镰仓、室町、江户时代,为迎合战术决斗设计的刀,长度比太刀短,刀身比太刀平直,插在腰带中,为了达到更高的拔刀速度,一般是刃朝上,拔刀少了朝上举刀的动作,多为穿盔甲的武士使用)、胁差(也称为胁指,或称为小太刀,长度大约66厘米,但不是切腹专用刀,而是用来破铠或者在狭小空间搏斗时使用,可以以二刀战斗)、短刀(长度不足30厘米的刀,一般是非武士阶级用来防身的武器;30厘米以上但是没有刀反的平造制法制成的刀,通称寸延,也常被归为短刀)等。日本人所称呼的刀,特指打刀这一形制的刀类。

日本清水橘村氏曾于昭和七年(1932年)刊布《刀剑大全》一书,坦然承认日本古代武器刀剑起源于高丽与中国,而高丽的古文化是自中国迁往的,因此可以说日本刀剑的起源是中国。

中国秦代,始皇派著名方士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率童男童女乘楼船入海,寻求长生不死之藥。徐福东渡,抵达日本,从者甚多,这些人大多携带有周代战国时吴越之名刀宝剑,而且其中有谙熟铸造之术者。日本人至今尚处处尊吴,又因得徐福等人之传授而冶铸之术日精,开日本刀之纪元。

根据日本的考古研究,日本境内最早的铁制刀剑,出现在我国唐代以前,也就是公元300年开始的古坟时代,那时候的日本刀很像汉代环首刀。

清水橘村氏《刀剑大全》曰:

“是故若谓刀剑是否为我国锻冶,吾人以为多半为舶来品。何以言之?观诸载于《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日本其实相当于《诗经》在中国的地位,所收诗歌自4世纪至8世纪中叶长短和歌。一般认为《万叶集》经多年、多人编选传承,约在8世纪后半叶完成,其后又经数人校正审定才成今传版本。——本文作者注)之刀剑歌多云高丽剑而非大和剑,至人代推古天皇(554年—628年,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在位36年,期间与圣德太子实行一系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加强皇权,另一方面不断派遣隋使、遣唐使,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文化,使日本进行繁荣昌盛的局面。——本文作者注)誉赞马子(即苏我马子,推古天皇时期的权臣)之歌,如神乎苏我之儿辈,若为马则日向(地名)之驹,若为大刀则句礼(地名)之摩差比(宝刀名)。想以当时本邦刀剑锻冶之创始,亦因吴国之剑极锐利,大加赞美。次如天王寺之七星剑及丙毛槐林之剑则来自高丽,新井白石谓此刀刀背之铭为汉篆‘丙毛槐丙子椒林也。‘丙子为年号,‘椒林为锻工之名。又白石谓伊势神宫之玉缠横刀、须贺派之大刀等当为高丽剑。我国古代衣食住乃至工艺美术、百工之技术皆由中国传来,刀剑既非本邦特有之器物,则其初之锻刀皆为舶来品,乃任何人不能争论者。”

到了隋唐时期,日本5次派遣隋使、遣唐使,从中国带回大量制作精良的刀剑,并全面吸收中国先进的刀剑锻制技术。隋唐时期,中国的冶炼锻造技术和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造价高昂的唐刀传入本已经得到汉刀冶炼技艺的日本,但是当日本天皇看到性能优越、做工精湛的唐刀时,也惊叹地说:只有中原才能铸出如此精良的刀剑。

日本圣德太子建造的四天王寺中收藏有多把由中国隋朝传入的刀剑实物,其中的精品“七星剑”和“丙子椒林剑”,相传为圣德太子所佩,名虽为剑实际是单刃刀的形制,已被列为日本国宝。

八世纪日本奈良时代,是唐文化传入日本的高峰,当时建造的东大寺的正仓院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