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便血/吐血(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docx

血证-便血/吐血(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9页

血证-便血/吐血(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中医诊断为便血或吐血,西医第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的住院患者。

血证-便血/吐血(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血证-便血/吐血(消化道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便血(ICD编码:Z1359A)或吐血(ICD编码:Z1347B)。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道出血(ICD编码:K92.21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呕血/便血》(中华中医药学会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

参照《急性非静脉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9年)

①呕血:呕吐液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吐血量多者可呈鲜红色,多夹有食物残渣,混有胃液;初起常有恶心,胃部不适或疼痛,脘腹有压痛,肠鸣音活跃;出血量多者可见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甚或晕厥,以及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②便血:血液随大便而下,或血与粪便夹杂,或下纯血;出血部位偏下消化道者,多见便下鲜血;出血部位偏上消化道者,血色污浊而暗,或色黑呈柏油状;可伴有畏寒、头晕、心慌、气短及腹痛等症;出血量过多,可有昏厥、肢冷汗出、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腹部按痛。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会,中华内科杂志.2019,58(3):173-180.)

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学科防治专家共识》(2019年,《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会主编)。

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中国急救医学》)。

①症状及体征: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有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②内镜检查:无内镜检查禁忌症,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ANVUGIB)诊断可确立。

③应避免下列情况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人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行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血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血证-便血/吐血(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证候:

①胃热炽盛,络破血溢证

②脾胃虚寒,血溢脉外证

③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第一诊断为便血(ICD编码:Z1359A)或吐血(ICD编码:Z1347B)。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便血或吐血(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2.病程在48小时以内的患者,可进入本路径。

3.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出血,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胃镜检查或肠镜检查;血压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肾功能、离子、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筛查(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心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相关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胃热炽盛,络破血溢

治法:清热泻火止血

推荐方药:泻心汤加减。黄连、黄芩、生大黄、白芨、侧柏叶、仙鹤草等。

中成药: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脾胃虚寒,血溢脉外

治法:温中散寒止血

推荐方药:侧柏叶汤加减。侧柏叶、艾叶、炮姜、地黄、阿胶等。

中成药: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气不摄血,气随血脱

治法:益气止血固脱

推荐方药:甘草人参汤加减。生甘草,人参等。

中成药: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便鲜血者:上述汤剂中加地榆炭30g,吐血或解黑便者上述汤剂加白及30g

外治法:

(1)中药热奄包治疗(胃腹散):中药封包治疗是近些年来推广应用的实用新技术,其选用具有温经止血、通络止痛、散寒通痹的药物成分,通过远红外线、磁场共同作用,将治疗包中的中药活化物质转

文档评论(0)

migo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副主任医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7日上传了副主任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