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诗歌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学科素养能力测评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I5~16题,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的。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晕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悲。我欲乘风去④,击楫誓中流。
[注]①公元1161年11月,虞允文大败金兵于采石江上,张孝祥当时因在抚州(古时为楚地)未参加战斗,闻此喜讯后写下这首诗词②剩,更加。燃犀处,此处看采石江。③周与谢,即周瑜与谢玄,二人分别指挥了赤壁之战、无水之战,④《南史·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胸怀大志,曾对叔父说:“昂乘长风破万里浪。”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内一项是(3分)()
A.“雪洗虏尘静”是说金人掀起的战争风尘被雪洗净,赞扬了虞允文采石江大捷,充满胜利的喜悦。
B.面对关塞局势,词人用“剪烛看吴钩”的动作细节,表现出想要上阵杀敌、建立功业的迫切心情。
C.“骇浪与天浮”真实呈现了惊心动魄的水战场面,引出下片对“周与谢”指挥的两场大战的回忆。
D.本词中“小乔初奴”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小乔初嫁了”一句,都衬托了周瑜的年轻有为。
16.词的下片写到“落照”与“衰草”,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宿王昌龄隐居①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②群。
【注】①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②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指溪水深不可测,王昌龄隐居之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之上。
B.颔联写夜宿此地所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以拟人手法写明月不知主人不在,仍来相伴。
C.颈联“宿”“滋”二字生动传神,“宿”,写花影像安睡在庭院中一样,“滋”,写苔藓在滋长蔓延。
D.尾联点明志向,将要归隐与鸾鹤为伴,“亦”字是说要学王昌龄隐逸,实际可能是劝他坚持归隐的初衷。
16.“隐处唯孤云”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孤云独去闲”中的“孤云”,表达了不同的孤独之感,请简要分析。(6分)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组唱和诗,完成15-16题。
种菜
苏辙
久种春蔬旱①不生,园中汲水乱瓶罂②。
菘葵经火未出土,僮仆何朝饱食羹。
强有人功趋节令,怅无甘雨困耘耕。
家居闲暇厌长日,欲看年华上菜茎。
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
苏轼
新春阶下笋芽生,厨里霜虀③倒旧罂。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园无雨润何须叹,身与时违合退耕。
欲看年华自有处,鬓间秋色两三茎。
【注】①旱:一作“早”。②罂:盛酒、水的陶器或木器。③霜虀:秋日腌制的菜。
15.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诗题中的“次韵”既点明了这首诗是和苏辙诗所作,又指出了押韵的特点。
B.苏辙诗沉郁顿挫,风格堪比“诗圣”;而苏轼诗闲散冲淡,气韵神似“诗仙”。
C.苏辙诗中“乱”写出了汲水的忙乱,苏轼颔联中的“时”则写出面对久旱的焦灼。
D.苏轼诗中的“鬓间秋色”,手法与《念奴娇·过洞庭》中的“肝肺皆冰雪”相同。
16.唱和诗中,“和诗”的内容和情感既要与原诗有联系,又要有新的阐发。这一特点在苏轼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两首诗进行分析。(6分)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春日怀秦髯①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作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②听流莺。
[注]①秦髯:作者的友人。②日边:指京城,朝廷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雨后游园赏景,先写雨,再点明时序,曲折有致,波澜顿生。
B.颔联用比喻手法写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表现作者心情的欢愉。
C.颔联“却怕”二字客观描述作者病体,又表达无心饮酒的主观情感。
D.尾联切合诗题“春日”,形象明丽,意境丰富,给全诗带来了亮色。
16.请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单元单元研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联读说课稿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高考语文复习: 小说艺术手法 导学案.docx
- 《庖丁解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docx
- 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 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最近下载
- 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优秀教学设计《共产儿童团歌》教案.doc VIP
- 肝硬化诊治指南2025年.docx
- 初中数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综合与实践 确定匀质薄板的重心位置教学课件2025秋.pptx VIP
- 08【人教版英语字帖】八年级上册单词表衡水体字帖(新目标含音标).pdf VIP
- 2023年10月自考06089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押题及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目录五年级上册.docx VIP
- 合理用药用药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结构设计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表格自带公式).xls VIP
- 规范言行从我做起主题班会.pptx
- PanelView Plus 7 Performance 终端用户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