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问学课堂的深层指向与培育策略——以《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docx

儿童问学课堂的深层指向与培育策略——以《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问学课堂的深层指向与培育策略——以《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

儿童问学课堂指向的是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指向的是未来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儿童问学,问中有学,学中有思,思又生问。学生从起疑到辨析,再到形成建设性观点,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基于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是指向个体思维发展与成熟而“做出的一系列合理、严密、系统的认知、推理、判断、论证、决定的大脑反应过程”。[1]在儿童问学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在了解基本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质疑问难,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又在分析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最终形成一定的建设性思考的一种认知活动。

一、批判性思维产生的起点:反思性提问

学生自主发问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外显特征。可以说,发现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展开的过程。在儿童问学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认为学生提的所有问题都有价值,但并非所有问题都与批判性思维有关。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结合问题的类型,结合学生心理与年段特点,因势利导,发挥每一类问题对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作用。

(一)儿童提问层次的分析

儿童提问的层次,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关于事实、外部现实或者印象的问题,为的是读懂文本,读出意思,读懂事实。二是关于“怎么样”的问题。这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回应的一种情绪或感受,此层面的问题与个人体验、感悟、想象、品味、揣摩、审美息息相关。[2]三是关于“为什么”的问题。这一层次的问题是挖掘事实或材料的意义、价值。在此层面,学生会不断追问“为什么是这样”或“为什么要这样”,对文本的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进行深入反思和体悟。四是关于“如何用”的问题。这是引发问题解决、结束讨论和促使未来某一问题产生解决方案的问题。这一思维层面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融合、转化、化用,实现学生对某一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

从每一层次问题的关注点可以发现:第一层次的问题属于基础性提问,大部分只关注“是什么”或“有什么”,指向的是解释性问题;第二层次的问题就带有一定的批判性味道了,“怎么样”指向的是分析性问题,带有自己的感悟、品味、揣摩、审美,有一定的反思性;第三层次的问题则带有鲜明的批判性味道,因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入事件内部,就某个要素进行再提问,有更深层意义的挖掘,如审辨、反思、评价与批判等;第四层次的问题直接开始创造性思考,开始重新与知识会悟,并将其融合、转化、化用。因此,批判性思维是从反应性层面的问题,即关于“怎么样”的问题开始的。因为有了反应,有了反思,批判性思维才有了产生的可能。

(二)找准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提出问题,尤其是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需要我们不断鼓励和长期培育的。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六下《两小儿辩日》时,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孔子东游”中的“游”是什么意思?(2)“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是什么意思?(3)“及其日中如探汤”中的“其”要翻译吗?(4)“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中的“者”是什么意思?(5)文章开头“辩斗”能不能换成“辩日”?(6)文中的“笑”是嘲笑还是善意的笑?(7)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也”?(8)孔子是不知道不决,还是知道不想回答呢?

其中前四个问题都是基础性问题,后四个问题都带有自己批判性的思考。学生提的问题有没有批判性,要看其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反思性,有没有对基本事实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了新的事实作为支撑。

1.批判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

只有在真正理解基础性事实和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合理地进行质疑和批判。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学生的质疑就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之上。一是建立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如基本的字义、词义、句义、文义。如“‘孔子东游’中的‘游’是什么意思?”“‘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就是为了疏通理解文义,为更好地理解、审辨、反思、评价奠定基础。二是建立在理解了文中主要事件或观点的基础上。如学生疏通文义后,才能发现两小儿的观点并讲清楚故事。只有在了解了主要事件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充分地质疑,如大学问家为什么解决不了两小儿的问题?再如文中的“笑”的意蕴等。

2.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相关性

相关性是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的前提,这种相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内部的关联性。如学生的提问:文章开头“辩斗”能不能换成“辩日”?“辩斗”与“辩日”一字之差,但学生却机敏地提出问题并从课文中发现,孔子一开始看到两小儿“辩”,其实并不知道他们辩论的话题,因此这里用“辩斗”更准确。我们就是要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他们不断探究,还原文字所呈现的真实生活的场景,并完成语言和思维的建构。二是问题之间的关联性。问题“孔子为什么‘不能决也’?”和“孔子是不知道不决,还是知道不想回答呢?”,这两个问题之间就有层进性关联,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