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医学知识专题讲座.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推拿学

许丽;小儿生长发育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儿科辨证论治

;【小儿年纪分期】;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约40周。

;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

;婴儿期——从出生后第28天到一周岁。

;幼儿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

;幼童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

;儿童期——从七周岁到14周岁。(学龄期)

;【小儿生长发育】;【小儿生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小儿辨证论治特点】;望诊主要内容:;;观察舌体、舌质、舌苔三方面。

注意:

新生儿舌红无苔,哺乳期婴儿乳白苔均属正常。

进食药品或一些食物会影响舌苔。

黑:橄榄、乌梅、铁剂

青:青黛

白:牛奶、豆浆

黄:橘子、蛋黄;胎粪:

出生3-4天内,粘稠糊状,褐色,无臭气,2-3次/日

纯母乳喂养:

卵黄色,稠而不成形,稍有酸臭,3次左右/日

动物乳品喂养:

淡黄色,较干硬,有臭气,1-2次/日

;大便燥结:实热、阴虚内热

大便稀薄+白色凝块:乳食内伤

大便赤白粘冻:痢疾

大便结果酱色+阵发性哭闹:肠套结

大便灰白不黄:胆道阻滞;①普通用于三岁以下

②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一条脉络。

按指节分为三关:

近掌侧一节为风关,

第二节为气关,

第三节为命关。

;③中医上是属于手太阴肺经一个分支;当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

④检验方法:将小儿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轻易显露。

;⑤临床意义:

三关测轻重——位置。

红紫辩寒热——颜色。

浮沉分表里——深浅。

淡滞定虚实——颜色。;小儿推拿学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小儿推拿学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小儿推拿学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小儿推拿学医学知识专题讲座;小儿推拿介绍

小儿推拿手法

小儿推拿穴位

;【小儿推拿适应症】;④内科杂病:

呕吐、腹泻、疳积、遗尿等;

⑤骨伤科病症:

桡骨小头半脱位、肌性斜颈、臀肌挛缩、小儿麻痹症等;

⑥预防保健

;【小儿推拿特点】;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简单应用,而是在理论、手法、穴位上都有不一样于推拿在其它临??各科中应用特色;【小儿推拿手法】;2、要求:

①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②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3、补泻:

结合所刺激穴位和部位

;4、介质:

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

5、次序:

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

6、处方:

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

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

;推拿手法分类:;垂直方向

逐步用力

按而留之

逐步放松;在体表做环行而有节奏抚摩,不带动皮下组织

;用指甲垂直方向用力,多用于抢救;轻柔缓解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

中指揉法多用(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三指揉法)。

;小儿推拿代表性手法

①直推法:

用拇指桡侧缘或食指、中指指面做直线单方向运动。除单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度易快,200—300次/分。要求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

;②旋推法——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在某一穴位上做旋转推摩。

;③分推法——分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向推进,能够是直线,也可是曲线。

;⑤运推法——运法,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一点向另一点作弧形或环形推进方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最轻);双手掌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速搓揉,同时上下往返移动。

用力对称,快搓忙移。;使关节作被动环转活动;相对用力捏住

逐步内收提起

连续不停揉捏

;有病治病,无病防病;;①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南方多用,又称“翻皮肤”)。

②用食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对称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北方多)。

;小儿推拿学医学知识专题讲座;捏脊部位;尾骶骨端是长强,

二十一椎腰俞当

十六阳关十四命,

十三悬枢脊中央

十一椎下寻脊中,

十椎中枢穴下藏

九椎之下筋缩取,

七椎之下乃至阳

六灵五神三身柱,

陶道一椎之下乡

一椎之上大椎穴,

上至发际哑门行

;此自夹脊开寸半,第一大杼二风门

第三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椎下至

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腧在十五椎

大肠十六椎之下,十七关元俞穴椎

小肠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

百环二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推之

又从脊上开三寸,第二椎下为附

文档评论(0)

flowss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