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
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
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
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①礼(________)②丐(________)③怪(_________)④委(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2)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3.你觉得张孝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说说理由。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⑤以水沃⑥面。往往颤粥不充⑦,日昃⑧始食,遂大通六经⑨之旨,
慨然⑩有志于天下。
(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谓之孤。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姓朱的人家。③世家:身世。④南都:地名。
⑤辄:就。⑥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⑦颤(zhān)粥不充:颤,稠粥。充,充足。⑧日昃(zè):太阳偏西。
第1页共8页
⑨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⑩慨然:形容慷慨激昂。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及鲁肃过寻阳
(2)即更刮目相待
(3)感泣辞母
(4)遂大通六经之旨
5.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6.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7.(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_____________”的举动,侧面
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中表现范仲淹经过勤奋苦读后取得了学习成效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
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
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素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第二年)
第2页共8页
B.作亭于其上(建造)
C.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傍晚)
D.故名之曰“放鹤亭”(命名)
9.下列句中的“于”字与“或翔于云表”中的“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B.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C.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
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四知(范晔)
(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