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过华清宫》

授课时间

本文课时共课时1 第1课时期总课时序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

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杜牧生平及创作风。

2、技能目标:训练学习本诗的写作手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有感地朗读课文,理解诗人愤激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

教学重点

了解杜牧生平及创作风格。训练鉴赏诗文,学习表现手法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训练鉴赏诗文,学习表现手法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词这种体裁并不算陌生。在讲这节课之前,学生通过初中的诗歌学习,已经初步接触鉴赏诗词的方法,但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遇到用典较多背景较复杂的诗词,理解起来就更感吃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对典故的理解,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修改意见

一、导入新课(2分钟)

由荔枝和子午古道引入:

学生看幻灯后思考

设置情境一一创设氛围、驱动任务

二、走近杜牧:

杜牧,字牧之(803年-85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著名诗人、书法家。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善属文,工诗,及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学生们先自己讲,老师再幻灯出

示分类

学生做笔记并诵记

知人论世

,利于理解诗文情感

三、朗读全诗,理解情感:

1、听范读,听准字音和停顿

2、齐读,读出感情

1、听范读,听准字音和停顿

2、齐读,读出感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四、整体感知,理解诗意:

第一句描写了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回望的角度,勾出了骊山的全景。“绣成堆”一语双关,写出了骊山的美景,宫殿楼阁的秀美。

第二句描写了骊山顶上雄伟壮观的行宫。“次第开”使画面产生了动感,一道又一道紧闭的宫门依次打开。

一名士兵骑马飞奔而来,身后扬起团团尘土,千里飞骑本应是传递重大军情的,妃子为何而笑呢?

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当她看见“骑红尘”奔驰

学生诵读并做笔记

出示幻灯,直观感知

扫清阅读障碍,利于理解诗文情感

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

译文:

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五、研习诗文,分析手法:

首句叙写诗人在长安回首南望华清宫时所见的华清全景,“回望”二字承上启下,“绣成堆”一语双关。第二句将镜头推进集中于“绣堆”的顶端,露出了那深宫重苑,从中可见唐玄宗、杨贵妃当年生活的奢华,并给读者设下疑窦。第三句前四字“一骑红尘”,又将读者的视点移向了山路:黄土飞扬,一骑如飞。人们不禁因这两幅跳跃的景象再生悬念。最后一句中“无人知”三字画龙点睛,蕴含深广,把全诗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惊人的高度。

学生思考后讨论

六、知识拓展:怀古咏史诗:

对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诗的鉴赏,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内容特点是抨击现实,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首先,要弄清史实。

其次,要体会意图。

还有,要领悟感情。

最后,要分析手法。(有以景抒情,有议论引发的。还要注意典故的运用。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

学生思考后做笔记

七、课堂检测:

(一)比较阅读: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及君王卷土来。

1、史实(背景):乌江亭在安徽和县乌江浦。项羽垓下战败,逃至此地,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及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2、思考:作者的态度(意图、情感)

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再争取胜利也是可能的。

讲练结合

利于知识点的落实

王诗却认为项羽已经众叛亲离,丧尽人心,江东子弟不可能再为他卖力了

3、鉴赏:直抒胸臆,反用古事,对历史作了假设,表达了自己的惋惜、批判之意,亦有及项羽惺惺相惜之意。

(二)1、分析本首诗所揭露的社会现实(史实)华清宫是唐杨游乐之地,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破坏。

2、请分析作者的意图

借吟杨贵妃吃荔枝之事,表达对唐、杨误国造成安史之乱的不满和批判,暗含对帝王贵妃骄奢淫逸生活的嘲讽

3.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选材典型,以小见大,咏史却如写实,暗讽不露

文档评论(0)

艺心论文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成都艺心风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CA54M2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