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州1病例隐瞒,致近400人隔离!刑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怎样依法办事?;材料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思考:法治建设对国家有何意义?拓展:法治建设对公民的意义?;1.什么是法治意识?(是什么)
答: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p102
答:(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对国家)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
(3)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观念,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对公民);近年来,我国不断制定和完善法律,加强法律实施,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有效震慑校园欺凌犯罪。
;活动二:学会依法办事;中学生李东最近很烦恼,在学校经常有三个同学叫他侮辱性外号取乐,当众嘲笑、辱骂他,还经常拳打脚踢以及抢夺他财物,联合身边的同学孤立他,这些同学警告他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李东心理很纠结,让表哥过来揍他们一顿?还是忍一忍任由欺负?还是告诉老师父母依法维权?;图一;课堂总结
1.什么是法治意识?(是什么)
答: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
答:(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如何做(如何提高自身法治素养)?(怎么做)(重点)
答:(1)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积极宣传法律。
(3)内心尊法,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学会用法,敢于和善于护法。(补充课本)
4.为什么要依法办事?(为什么)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5.怎样做到依法办事?(重点)
(1)依法办事,要树立法治意识。(补充到课本)
(2)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3)依法办事,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1“国无法而不治,国无法而不立。”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的正确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
①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②遵守法律,捍卫法律尊严
③提高道德修养,道德至上④遇到问题,随意表达自身诉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在深化法治校园创建活动中,要求同学们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按照交通标识骑行自行车②刻划、涂污国家名胜古迹
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破坏路灯和座椅等公共设施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谢谢您的聆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