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传统文化意识,双减添色小学英语教学论文.docx

传统文化意识,双减添色小学英语教学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意识“双减”添色小学英语教学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仅次于语言能力培养的第二重要层面,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形成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使学生注重修养,肩负责任与使命。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然而,在外语教学中人们过多地重视教授和传播西方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却寥若晨星,长此以往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失语”现状,学生们长久处在此环境下容易丧失文化自信,形成崇洋媚外的思想。小学阶段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又是价值观、人生观、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英语课堂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汲取本民族文化精髓,形成文化自信。这样,学生才能在跨文化英语交际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民族精神。

关键词:传统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双减”政策

引言: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国家提倡为学生减负增效,教师如何在此背景下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就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英语课堂,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例,从学生文化现象的认知,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对学生们的引导与启发,潜移默化地利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增强对语言背景知识的感知与判断,增强传统文化意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唯“分数”论,学生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题海”战术里叫苦不迭,这与我们的“双减”政策背道而驰。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分数,不遗余力地在加强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渗透的老师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师生本身文化意识缺失和教材上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缺失。

1.师生文化意识方面

很多英语教师把英语教学当成纯粹的“语言教学”,认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应该放在语文教师和道德与法治教师肩上。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注重自身文化修养,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文化意识的缺失就更明显了:他们热衷于过“洋节”,认为这是一种时尚趋势,而对于我国传统节日却嗤之以鼻。在我校进行的《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识和英文表达》的问卷调查报告中显示(图1):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事物的能力较差。比如:大部分学生无法用英语说出中国传统食物:饺子(dumplings),汤圆(sweetdumplings)等,但会用英语直接表达西方传统食物:汉堡(hamburger),三明治(sandwich)等。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节日的名称和风俗习惯,却可以对西方传统节日的名称和风俗习惯如数家珍。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缺席导致了语言的丧失,而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不能提升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谈何交际呢?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学吾辈任重而道远。

图1

2.教材方面

在我省现行的PEP小学英语教材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涉及在横向和纵向上都过少:仅在五年级下册Unit3Myschoolcalendar学习月份的时候,简单提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国庆节以及中秋节的名称表达方式;在六年级下册Unit3Myweekendplan中涉及到了中秋节的简单介绍。而对于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却是大篇幅的重点介绍,比如西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就出现在四年级上册Recycle2整个复习单元中,内容包括:名称的表达,歌曲的学习,祝福语的表述,传统食物的介绍以及风俗习惯的说明等。在我校进行的《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识和英文表达》的问卷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多数学生也认为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出现中国传统节日非常有必要,我们也真切地看到了孩子们在英语课上希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意识强烈。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现行英语教材上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受到了轻视和冲击。

图2

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1.符合新课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的理解语言和得体的使用语言。学生在积累语言知识、提高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以文化意识为价值导向,通过比较与判断、调适与沟通、感悟与内化初步具备观察、识别、比较中外文化异同的能力,能具有国家认同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同时具备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文化的传播和文化意识的渗透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和广大英语教师的注意,大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容忽视。因此把中国传统文化意识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来是正是为了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为了满足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