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秋雨诗.docxVIP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秋雨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专题训练------秋雨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雨夜眠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注】①背景:此时诗人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诗友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

B.颔联,“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灯灭后”窗外秋雨渐沥,屋内“老翁”安然“睡美”,说明在秋雨朦胧的夜晚,他对美丽雨夜的赞美之情。

C.颈联,夜已经过去,按理说老翁应该起床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

D.全诗紧紧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眠的特征,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

2.尾联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雨叹(其三)①

杜甫

长安布衣谁比数②?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注】①《唐书》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秋,霖雨六十余日,京师庐舍垣墙,颓毁殆尽,此诗作于此时。②比数:亲近、亲密。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布衣”是诗人的自称,“谁比数”以反问来表达自身处境的困厄。

B.“衡门”指以横木作门,言居处简陋,“反锁”写出诗人绝世独立的清高。

C.“稚子无忧”写孩子们以风雨为乐,反衬出“老夫”深沉的风雨之忧。

D.“未曾见白日”意蕴丰富,既指秋雨连灾的境况,亦指奸臣当道的时局等。

4.本诗“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均“句中有泪”,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①

庭院萧条夜气清,卧听宫漏下宫城。

旅怀生怕还乡梦。留取残灯伴雨声。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②

八月山中夜渐长,雨声灯影共凄凉。

遥知南郑③风霜早,已有寒熊犯猎场。

【注】①《秋夜》作于嘉泰二年,陆游被朝廷所召,进京撰写国史。②《秋雨渐凉有怀兴元》作于淳熙十年,此时诗人处于被罢免的状态。③南郑是抗全的前线,陆游曾在此任职。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夜》中“卧听”与“小楼一夜听春雨”中的“听”都展现作者彻夜难眠的情状。

B.《秋雨》采用对比手法,将此时山阴的凄凉雨声与千里之外的战场厮杀声进行对比。

C.两首诗在题目中都点明了写作时间,开篇同样描绘了凄清的环境,为后文抒情蓄势。

D.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将眼前之景和想象之景相结合,使内涵更为丰富。

6.两首诗中“雨声”所蕴含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①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秋雨中百草烂死,而决明则颜色鲜艳,用对比手法写出决明的与众不同。

B.第三句写决明枝繁叶茂,生长得非常美丽,第四句中“黄金钱”写出了决明的贵重。

C.第五、六句写秋风萧瑟,天气渐冷,“恐”字表现作者对决明今后命运的担忧和同情。

D.决明是全诗的主要意象,作者通过视觉、嗅觉等对这一意象加以描写,同时有所寄寓。

8.前人论此诗,认为“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雨叹(其二)

【唐】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①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②。城中斗米换衾裯,相许宁论两相值?

【注】①本诗描述了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秋天连月雨灾的情景。“禾头生耳”指雨中禾叶卷起来如耳朵的形状。②宰相杨国忠蒙蔽圣上视听,隐瞒灾情。

9.画线句用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10.作者“以诗证史”,发挥了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请结合颈、尾两联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①。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朝人,少怀壮志,与祖逖相互激励,常闻鸡鸣而起来舞剑。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起笔即交代了泊船湘江的特定处境:滚滚湘江,阴云笼罩,暮雨将临,孤舟受阻,照应了标题。

B.颔联对仗工整,写景壮丽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