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256-2014燕麦 白燕7号规范要求.docx

DB63T 1256-2014燕麦 白燕7号规范要求.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B22

备案号:41673-2014

青海省

DB63

方标准

DB63/T1256—2014

2014-03-03发布

燕麦

白燕

7

2014-03-15实施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63/T1256—2014

前言

本标准编写符合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所、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红波、周青平、贾志锋、马占青、梁国玲、刘文辉、刘勇、雷生春、魏小星、鲍根生。

本标准授权青海省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

1

DB63/T1256—2014

燕麦白燕7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燕7号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及适宜种植地区,对经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及生产能力作了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省各级种子、农业科研、教学、生产、农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的鉴别、检验、推广、收购和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3/T490燕麦栽培技术规程

3技术内容

3.1品种来源

吉林白城农科院从加拿大引进燕麦,原名Dormoat。2005年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从吉林白城农科院引进皮燕麦,认定名“白燕7号”,拉丁名AvenasativaL.BaiyanNO.7。2012年11月29日青海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定名为白燕7号,审定编号青审麦2012002。

3.2特征特性

3.2.1植株性状

幼苗直立,苗深绿色。株型紧凑,株高125.90厘米±22.00厘米,最粗茎0.40厘米±0.06厘米,主茎节数4节-5节;叶片上举、扁平,上数第二片叶长29.60厘米±3.30厘米,宽1.50厘米±0.16厘米;叶鞘包茎,无毛,单株有效分蘖2.60个±0.70个,主茎小穗数23.60个±8.50个,茎秆弹性强。

3.2.2穗部性状

穗型圆锥花序周散型,长16.70厘米±2.10厘米,颖壳黄色,主穗小穗数23.60个±8.50个,主穗粒数45.30个±11.50个,主穗粒重1.96克±0.10克。稃体颜色乳熟期呈黄色,完熟后有光泽。

3.2.3种子性状

颖果纺缍形,黄色,长1.23厘米±0.21厘米,腹面具纵沟,颖果被内外稃紧包,不易剥离。自小穗基部向上颖果渐小。

3.2.4经济性状及品质

2

DB63/T1256—2014

千粒重28.70克±3.30克;主茎穗总粒数45.34粒±11.45粒;经济系数0.41±0.02;籽粒粗蛋白12.26%,粗脂肪4.18%,B-葡聚糖4.50%。

3.2.5熟性及生育期

春性、中早熟。播种到出苗17天±3天,期间≥0℃的积温234.90±21.30℃;出苗到分蘖24天±1天,期间≥0℃的积温270.30±11.20℃;出苗到开花67天±2天,≥0℃的积温895.40±52.10℃;开花至成熟46天±4天,≥0℃的积温620.50±74.70℃;出苗到种子成熟生育期为113天±2天,期间≥0℃的活动积温1515.90℃±40.30℃。

3.2.6抗逆性

抗旱,耐瘠薄,抗倒伏。

3.3栽培技术要点

要求土壤疏松,肥力中等。播前施有机肥30.000吨/公顷-45.000吨/公顷(2000.00千克/亩-3000.00千克/亩),纯氮0.045吨/公顷-0.068吨/公顷(3.00千克/亩-4.50千克/亩)、五氧化二磷0.030吨/公顷-0.053吨/公顷(2.00千克/亩-3.50千克/亩),深翻20.00厘米-25.00厘米。

种子田:4月上旬-4月下旬播种,条播,播深3.00厘米-4.00厘米,行距20.00厘米-25.00厘米,播种量0.150吨/公顷-0.225吨/公顷(10.00千克/亩-15.00千克/亩),保苗375.000万株/公顷-450.000万株/公顷(25.00万株/亩-30.00万株/亩)。

饲草田:4月上旬-6月中旬播种,条播或撒播,播深3.00厘米-4.00厘米,行距15.00厘米-20.00厘米,播种量0.195吨/公顷-0.240吨/公顷(13.00千克/亩-16.00千克/亩),保苗525.000万株/公顷-600.000万株/公顷(35.00万株/亩-40.00万株/亩)。

3.4生产能力及适应地区

3.4.1生产能力

3.4.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