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故事汇】《一次又一次的不翼而飞》.doc

小学:【教育故事汇】《一次又一次的不翼而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次又一次的不翼而飞

“老师,今天营养餐少了一份。”“可能是少送了一份,没事,你们先吃。老师跟工作人员说一声。”过了一会,工作人员将一份面包送到了我的手上。事情貌似解决了,可是连续好几天,营养餐总是少一份,而且奇怪的是少的都是面包,而牛奶份数却是对的。工作人员也一再地和我确认不可能少送一份面包的。那面包哪里去了呢?

实现“双减”政策以后,学生需要在学校托管到5点,本着自愿的原则,班级共37个同学订了营养餐,还有12个同学没有订营养餐,是不是他们中的谁偷吃了呢?

为了避免这样情况再次发生,我决定规范营养餐的取餐流程,由自由取餐改成同学排队取餐,由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发放。那几天,面包丢失的情况消失了,可是老师一对一发放耗费时间长,有些孩子拿到营养餐后甚至没有时间吃。当我没时间逐一发放时,面包丢失情况又会再次出现。这种猫抓耗子的模式,对偷拿面包的孩子来说真的有教育意义吗?除了凭空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外,似乎并没有解决问题。怎么处理,才能真正一劳永逸呢?是扮演“警察”的角色严查到底,让孩子暴露在同学们面前吗?还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将自己的面包贡献给这个孩子呢?

自我教育反思自身不足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一个被丢弃在女生厕所的面包包装袋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天发放营养餐时,毫无悬念地又少了一个面包。这样的情况屡次发生,看来孩子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次,我打算扮演一个“弱者”,相信孩子一次,给他自我教育的机会。托管课一开始,我便面向全班同学说了这么一番话:

“今天,老师觉得特别的伤心。因为我的营养餐又丢了,老师辛辛苦苦上了一天的课,可是我的面包却被同学偷吃了,现在我饿着肚子。但我相信,偷拿面包的你也一定是个有良心的孩子,可能你也是太饿了,不然也不会躲在厕所里吃。但我依然相信你一定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如果你已经认识到你的错误,请你写一张对不起的纸条,放到我办公室。”

下课后,我故意留在教室批改作业,为孩子改正错误留出时间。当我再次回到办公室时,看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老师,我知道错了。”通过字迹,我其实已经知道偷拿面包的就是小青同学,但是为了保护她,我假装不知道。我拿着纸条回到教室,大大表扬了这位“不知名”的同学。

从那以后,班级的营养餐再也没有丢失过。同时,我也在偷偷地观察小青同学,每次她总是帮助同桌拿营养餐,然后分享一半的面包,吃得很开心,看着她开心的模样,我着实为自己的处理感到满意。

满足需求化解丢失危机

可是好景不长,一天当学生从音乐教室回来时,好多学生跑到我办公室,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你桌上昨天的营养餐不见了。”“老师,我看到小青抽屉里还剩半个面包。”什么,又是小青?吃了昨天的营养餐?为什么和同学分享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偷拿营养餐呢?但是她拿的是昨天的,看来上次我说的话,她有听到心里去。

如今,小青偷拿营养餐暴露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会怎么看待她呢?我边想边向班级走去,等我走到教室才发现,小青躲在厕所里不肯出来。我说:“小青怎么样?吃了昨天的面包肚子肯定会不舒服的。”上课了,小青还是没有出来,我请班级最热心的菲菲去请,问问她需不需要去医务室看一下。过了一会,她出来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摸了摸她的头说:“有没有好一些,要不要去医务室看一下?”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摇头。“老师知道你肯定是太饿了,下次如果真的太饿了可以告诉老师,但一定要记得前一天的东西不能吃哦。”

这件事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过去了,但是转念一想,二年级的小朋友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也许真的是肚子饿了,也许是单纯的看别人吃自己也想吃,如果肚子饿这样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单靠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长久之计呀。

为了真正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当天晚上,我拨通了小青爸爸的电话,电话中我主要关心小青的身体情况,并且将今天发生的事情简明地向小青爸爸说明。并且提出“班级有37位小朋友定了营养餐,像小青这样胃口比较好的孩子,可能也需要定一份,不然饿着肚子听课,效果可能不好。”

“老师,我们也不是心疼钱,就是这孩子真的很不听话,吃了甜的东西就很容易咳嗽,她一咳嗽我就害怕,打针吃药的。所以家里现在是什么面包都不给她吃的。”

“小青爸爸,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女儿也是这样,吃甜的东西就很容易咳嗽,所以有一段时间我是一点甜的饼干面包都不给她吃,后来她就把幼儿园小朋友的饼干拿过来放在自己书包里。有时候,我们对孩子控制得太严格了,反而让孩子更想去尝试呢。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禁果效应呢。”

“建议您可以带孩子去买一些不甜的面包,每天带一个填填肚子呢。”

电话里,小青爸爸答应试试看。后来,每天吃营养餐时,我都会看到小青拿着自己的面包和其他自带面包的孩子一起边吃边说笑,营养餐的丢失风波彻底解决了。

三、绘本助力明晰物权界限

可是,丢失事件在班级还是时有发生,但主角不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