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原文及教案.pdf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原文及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导语】这篇课⽂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闻⽬睹了中国⼈在外国租界⾥受洋⼈欺凌却⽆处可说理的事,从中体会到伯⽗说

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志为振兴中华⽽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胸襟和远⼤志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课⽂

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dì)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shěn)阳下

了车,前来接他的伯⽗指着⼀⽚繁华、热闹的地⽅,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叹了⼝⽓,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fàn)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

国⼈不能去那⼉,⽽外国⼈却可以住在那⾥?这不是中国的⼟地吗……”⼀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huò)不解,好奇⼼驱使

着他,⼀定要亲⾃去看个究竟。

⼀个风和⽇丽的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约了⼀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界。嘿!这⼀带果真和别处⼤不相同:⼀条条街

道灯红酒绿,热闹⾮凡,街道两旁⾏⾛的⼤多是黄头发、⽩⽪肤、⼤⿐⼦的外国⼈和耀武扬威的巡(xún)警。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群⼈,正⼤声吵嚷(rǎng)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

见⼈群中有个⾐衫褴(lán)褛(lǚ)的妇⼥正在哭诉着什么,⼀个⼤个⼦洋⼈则得意扬扬地站在⼀旁。⼀问才知道,这个妇

⼥的亲⼈被洋⼈的汽车轧(yà)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chēng)腰,惩(chéng)处这个洋⼈。谁知中国巡

警不但不惩处肇(zhào)事的洋⼈,反⽽把她训斥了⼀通。围观的中国⼈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谁⼜敢怎么

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个⼈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次修⾝课上,听了周恩来

的发⾔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个问题:“请问诸(zhū)⽣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yǒng)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读书”“为吃饭⽽读

书”……

周恩来⼀直静静地坐在那⾥,没有抢着发⾔。魏校长注意到了,打⼿势让⼤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

清晰⽽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个⼗⼆三岁的孩⼦,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眼睛⼜追问了⼀句:“你再

说⼀遍,为什么⽽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读书!”

周恩来铿(kēng)锵(qiāng)有⼒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周⽣

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líng),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

标。

教案

教学⽬标:

1、研究少年周恩来⽴志的原因,引导学⽣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资料补充等多种阅读⽅法,揣摩⼈物内

⼼世界,进⽽体会⽂章内容。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胸怀和远⼤志向,树⽴为祖国繁荣民族振兴⽽努⼒学习的志向。

3、厚积薄发,进⾏说话训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多种阅读⽅法,体会⼈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胸怀和远⼤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体会少年周恩来⽴志的原因。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教学过程:

⼀、*导⼊,抓主线

1、诗⼈流沙河曾说过:“理想是⽯,敲出星星之⽕;理想是⽕,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的路;理想是路,引

你⾛向黎明。”

少年周恩来从⼩⽴志——⽣齐读课题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读书》,研究下少年周恩来为什么⽴下这样的志向!

3、指读课⽂,回答问题,师板书:中华不振。

⼆、精读课⽂,知因果

(⼀)组内合作⾃学课⽂

1、默读课⽂,思考你从哪⾥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出⽰阅读⽅法:读书时要⼀想⼆画三批注)

2、组内交流

(⼆)研读课⽂全班交流(学⽣找到哪⾥,⽼师相机处理哪⾥)

1、品读词句,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群中有个⾐衫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