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
一、核外电子排布
1.元素: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含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中子的原子。
同位素:含有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之间的互称。
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1H-H(氕)、H-D(氘:氢弹、热核反应)、H-T(氚:氢弹、热核反应)、23
31418235
He-核反应、C-考古断代、O-同位素示踪法、U-核能燃料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每层最多容纳2n个电子;②最外层不超过容纳8电子③次外电子层不超过18个电子;④倒数第三电2
子层不超过32个电子;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第1层至第7层符号为:K、L、M、N、O、P、Q
3.牢记前20号元素的序数
4.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
注:2019年周期表第七周期已蓄满,现已不存在不完全周期
(2)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3)金属非金属分界线--阶梯线,简记为:三3-四4-五5-六6-七6(三指周期,3指第IIIA族)
5.元素周期律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渐弱,金属性渐强。
NaMgAlSiPS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半径比较:首看层(一般层数越多,半径越多),再看序数(层同,序大径小),三看电子数
B.主族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F无正价,O一般不显正价),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H/F/O除外)
C.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单质置换水(酸)中的氢越容易。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若氢化物不止一种,必须指出是最简单氢化物。如O的氢化物有HO、HO;N的氢化物有NH、NH;C的的
222324
氢化物包括所有烃类。所以讨论这些元素的氢化物必须指出是最简氢化物。
6.化学键:
离子键: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非极性键:同种非金属元素成键;极性键: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成键。
7.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8.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与石墨;O与O等。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相似。23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反应物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恒压下反应的热效应反应热
3.微观: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放热反应△H0;断键吸热>成键放热吸热反应△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燃烧②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水、醇)的置换反应⑤生
石灰和水反应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包括缓慢氧化)⑦铝热反应⑧过氧化钠与水(CO)的反应2
注意: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会放热,但不属于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8HO与NH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CO、C为还原剂的氧化2242
还原反应
注意:铵盐溶解吸热,电离、水解过程也吸热,但不是化学反应。
二、热化学方程式
①标明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用aq表示)②指明温度和压强。(常温常压可省),
不标反应条件(如加热)与气体、沉淀符号③计量数可整可分④系数加倍,△H加倍;方程式反写,△H
变号不变数⑤可逆反应的△H是指完全转化的能量变化
三、燃烧热
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用kJ/mol。
完全燃烧是指不能再烧,稳定的氧化物是针对生成物在25℃,101kPa状态而言。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