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四版本间的分析比较研究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享誉中外的名著,堪称经典。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不管历经多久它的价值能够依旧。这部经典名著曾经12次被搬上荧幕,其中以1935年、1948年、1997年、2012年由其改编成的电影最为精彩。本文主要以原著为根基,分析类比这四个版本在人物塑造和情节上异同,探讨电影改编的特性。
安娜卡列尼娜;电影;分析;比较
一、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
提及《安娜卡列尼娜》,可能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一个出轨的女人,但是从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来分析,这部作品的精髓可以体现在全书的第一句话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俄国正值社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农奴制岌岌可危。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俄国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两条主线贯穿全文。一条是以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感情故事为线索,另一条是以列文与基蒂的感情故事为线索。安娜嫁给了大他二十岁的省长卡列宁,他对卡列宁并没有感情,而卡列宁也不是真正的爱安娜,用卡列宁的话说,他们结婚是出于宗教的信仰。卡列宁是一位政客,尊严与声誉在他的眼里重于一切。故事是由安娜乘火车去莫斯科调解哥哥与嫂子之间的矛盾开始的,在车上正好与去莫斯科看望儿子——贵族军官沃伦斯基的母亲同行,在车上她们相谈甚欢。当火车到达莫斯科后,安娜的哥哥斯季瓦与沃伦斯基一同去车站接人。安娜与沃伦斯基第一次相遇,他们一见钟情,在之后的一次舞会上他们的感情得到了升华。沃伦斯基追随安娜回到圣彼得堡,寻求各种机会见面,安娜刚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她内心在强烈压抑着对沃伦斯基的感情。最终安娜解放了自己,但这仅仅是安娜心灵的解放,对爱情的解放,她的丈夫卡列宁不同意离婚,要求安娜表面上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为了她,他和他们的儿子着想。她和沃伦斯基一起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无法出席贵族的社交活动,安娜也无法见自己亲爱的儿子。最终,这种爱情慢慢的被时间所冲淡,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安娜每天都活在不安和猜忌中,与沃伦斯基无休止的吵架之后,沃伦斯基渐渐疏远了她。最终安娜以卧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痛苦的一生。列文一直暗恋着基蒂,但是基蒂却喜欢着沃伦斯基。列文向基蒂求婚被拒后回到了乡下想发展农业,进行农业改革。基蒂在被沃伦斯基欺骗后大病了一场,在去国外散心回来后又和列文相遇,列文早已知道了所有的事,他仍然爱着基蒂。他再一次向基蒂求婚,基蒂答应了。但是列文的一种都活在矛盾之中。
二、解读安娜
安娜的死是必然的,同时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安娜与生俱来的不安分的性格,这种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不安分促使了她冲破枷锁,勇敢地去追求爱情与自由。这种不安分是违背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其次是当时上流社会对安娜的冷嘲热讽,她已经被上流社会所抛弃,处处遭到冷眼相看,以至于她天天呆在家里胡思乱想。再次,是沃伦斯基,在功利与爱情面前,沃伦斯基犹豫了,她爱安娜,但是没有一个男人是不功利的,在他们心中只有事业有成的男人才是有尊严的,面对着以前的好友现在已经功成名就。我想沃伦斯基的心里是矛盾的,是纠结的,他肯定也后悔过。最后是卡列宁,卡列宁一直不同意与安娜离婚,表面生他说这是他的信仰问题,他认为与安娜的结合是神的安排,是不可违背的,他更加不可以抛弃安娜。实际上他只是出于对自己的考虑。这样导致安娜无法与沃伦斯基结婚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以上种种都是导致安娜最终自杀的原因。
可能在很多人看来,身为贵族的他们身份高贵,衣食无忧。但是贵族也有贵族的精神。贵族身份是他们的象征,但是贵族精神则是他们的追求,所以说不幸的人各有他们的不幸,追求的东西不同,幸福感就会不同。这就像穷苦的人追求衣食无忧,认为吃饱穿暖就是幸福。但是富裕的人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但并不能说穷人就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只是他们很容易得到精神满足罢了。
三、人物塑造的比较
(一)对安娜形象的塑造
1935年版的安娜卡列尼娜由美国导演克拉伦斯?布朗导演,由好莱坞女神葛丽泰﹒嘉宝主演。导演克拉伦斯?布朗多次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算不上是多产的导演,但是每部电影都很经典。嘉宝是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演员之一,她把安娜对爱情的挣扎与自责塑造的淋漓尽致,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尤其是对心里的刻画十分到位。每一个眼神都让人记忆深刻。嘉宝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安娜的成熟美,更像是一个少妇。她让观众感受到安娜的不安分,不安于被婚姻束缚的精神。同时,嘉宝版的安娜是一个美丽与智慧共存的女子,她在劝说嫂子多莉的时候显得更加自信。
1948年费雯丽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多了几份柔情,她看上去更加像一个外表看起来无助的少女,但是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却一直在压抑着,更加显得楚楚可怜,费雯丽与嘉宝属于不同的美,费雯丽属于小女人的美,虽然外表柔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