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辞与区别二赋在不同时期变化三汉赋发展各个阶段.pdf

辞与区别二赋在不同时期变化三汉赋发展各个阶段.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辞与赋的联系与区别

(一)楚辞与汉赋乃两种不同的文体。(区别)

1、楚辞是战国时代产生于楚国域内的一种诗歌

形式,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方言声

韵)、名物(楚地的风土物产)而创作的诗歌,具有

浓郁的地方色彩。而汉赋却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

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

2、赋体一般是用主客问答体敷演为叙事的形式,

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实际上是更

接近于叙事散文的特点。楚辞体则不同,它虽然也富

于文采,描写细致,也往往含有某些叙事成分,但它

却是以抒了个人感情为主的作品,是真正的诗歌。

3、艺概》论述“楚辞汉赋之别”:“楚

辞按之而逾深,汉赋恢之而弥广”,“楚辞尚神理,

汉赋尚事实。”所谓“按之而逾深”和“尚神理”

指的是楚辞中所含有的情和所具有的诗歌韵味说的;

所谓“恢之而弥广”和“尚事实”是指汉赋以铺陈

为能事,以叙述事实为主说的。因此,汉赋实际上

是更接近于叙事散文的特点。

(二)将辞、赋归为一类。(联系)

将辞、赋归为一类,在文体分类上确有不精确

的地方,但这也正好说明了辞与赋的联系。

1、辞、赋相对于“诗三百篇”和汉乐府诗来说,

同属于“不歌而颂”的不入乐的作品。

2、汉赋的产生和发展,曾受楚辞的直接影响,所

谓“于楚辞”(文心雕龙》)。的

诗歌作品,特别是《离骚》,结构宏伟、文采华美,

其间又设为问答,引譬连类,就语言描写而言,善

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

这为赋体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二、赋在不同时期体制的变化

文赋

古赋俳赋律赋

(唐宋古文运

(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科举)

动)

骚体赋散体大赋抒情小赋

三、汉赋发展的各个阶段

(一)骚体赋及“九体”

❖骚体赋为主

❖《吊赋》《鵩鸟赋》

❖九体:吊赋》后,出现了一系列以悼念屈

原为的骚体赋,如王褒的《九怀》、的《九

叹》、的《九思》等作品,它们一脉相承,九章

成篇,体制固定,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

与汉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淮南小山《招隐士》

❖《大人赋》《哀赋》《长门赋》

(二)枚乘与“七体”

❖枚乘:梁园文学群体杰出代表《七发》

❖七体:枚乘《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

它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注以为“《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

也”。自《七发》问世后,后世仿作并以

“七”名篇的代不乏人,如的《七辩》、

《七厉》等。

文档评论(0)

153****24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