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五、计算题
1某作物从出苗到开花需一定有效积温,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c,它在日均气温为25°C的条件下,从出苗到开花需要50天。今年该作物5月1日出苗,据预报5月平均气温为20.0C,6月平均气温为30.0C,试求该作物何月何日开花?所需活动积温及有效积温各是多少?
解:(1)求某作物所需有效积温(A):
由公式n=A/(T-B)得:A=n(T—B)
贝【JA=(25C—10C)X50=750C
求开花期:
5月份有效积温为:
A5=(20C—10C)X31=310C
从五月底至开花还需有效积温:750—310=440C
还需天数n=440/(30—10)=22天,即6月22日开花
求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20CX31+30CX22=1280C
有效积温=750C
答:该作物于6月22日开花,所需要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80C和750C。
2育种过程中,对作物进行杂交,要求两亲本花期相遇,已知杂交品种由播种到开花,母本不育系和父本恢复系各要求大于10C的有效积温分别为765C和1350C,试问父本播种后,母本何时播种为宜?已知父本播种后,天气预报日平均温度为25Co
解:A母=765C,A父=1350C,T=25C,B=10C
n=(A父一A母)/(T—B)
=(1350—765)/(25—10)=585/15=39天
答:父本播种后39天母本播种。
3某作物品种5月1日出苗,7月31日成熟。其生物学下限温度为10C,这期间各月平均温度如下表。试求全生育期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月份 月平均温度(C)
TOC\o1-5\h\z21.3
25.7
28.8
解:已知:t5=21.3C,n=31天,t6=25.7C,n=30天,t7=28.8C,n=31天,B=10C
Y=ZtN10=n1t1+n2t2+n3t3=31X21.3+30X25.7+31X28.8=2324.1C
A=Z(T—B)=n1(t1—B)+n2(t2—B)+n3(t3—B)=31X11.3+30X15.7+31X18.8=1404.1C
答: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2324.1C和1404.1Co
4.某水稻品种5月25日开始幼穗分化,从幼穗分化到抽穗的有效积温为242C,生物学下限温度为
11.5C,天气预报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平均温度为22.5C,试问抽穗日期是何时?
解:已知A=242C, T=22.5C, B=11.5C
n=A/(T—B)=242/(22.5—11.5)=242/11=22(天)
答:6月16日抽穗。
任意时刻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根据公式Sinh=sin^sin6+cos^cos。cos3
大致分三步进行:
计算时角3,以正午时为0°,上午为负,下午为正,每小时15°;如以“度”为单位,其计算式是3=(t—12)X15。其中t为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如以“弧度”为单位,则3=(t-12)X2n/24建议计算时以角度为单位。
⑵计算sinh值(所需的。值可从教材附表3中查到,考试时一般作为已知条件给出)。
(3)求反正弦函数值h,即为所求太阳高度角。
例:计算武汉(30°N)在冬至日上午10时的太阳高度角。
解:上午10时:3=(t—12)X15°=(10—12)X15°=—30°
冬至日:。=—23°27武汉纬度:中=30°
「.sinh=sin30°sin(—23°27)+cos30°cos(—23°27)cos(—30°)=0.48908
h=29°17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根据公式:
h=90°—中+6
进行计算;特别应注意当计算结果h90。时,应取补角(即用180°—h作为太阳高度角)。
也可根据
h=90°—|中—6|
进行计算,就不需考虑取补角的问题(建议用后一公式计算)。还应注意对南半球任何地区,中应取负值;在北半球为冬半年(秋分至春分)时,6也取负值。
例计算当太阳直射20°S时(约11月25日)在40°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解:已知中=—40°(在南半球) 6=—20°
.?.h=90°—(—40°)+(—20°)=110°
计算结果大于90°,故取补角,
太阳高度角为:h=180°—110°=70°
也可用上述后一公式直接得
h=90°—|中—6|=90°—|—40°—(—20°)|=70°
例1计算武汉(中为30°N)冬至日坡度为20°的南坡和北坡在正午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a=0.8)。
解:已知中=30°,6=—2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测录试验报告.pdf VIP
-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doc VIP
- 医学课件-《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5)》.pptx
- 6.2《学会依法办事》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docx VIP
- GJ B 5881-2006 技术文件版本标识及管理要求.pdf VIP
- 剑阁县清江河桅杆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VIP
- GJ B 5873-2006 模压硫化橡胶线性收缩率的测定.pdf VIP
- 国家及行业标准-G-J-B 5882-2006.pdf VIP
- G-J-B 5186.6-2005 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测试方法 第6部分.pdf VIP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