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杂俎》标志性被动句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酉阳杂俎》标志性被动句浅析

《酉阳杂俎》是一部具有博杂性质的唐朝志怪小说集,研究价值巨大。《四库全书总目》誉之为“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以往研究多关注其版本流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与佛教之关系、对其他著作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而鲜有文章论述汉语语法方面的问题。文章全面分析《酉阳杂俎》标志性被动句,对其进行穷尽系统分析,并从汉语语法史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探析其被动句的语法特点,进而窥见唐代汉语被动句式的使用状况,旨在为汉语语法史研究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酉阳杂俎》;被动句;被动标志;语法特征

《酉阳杂俎》[1]是段成式创作的唐代志怪小说集,全书共三十卷。该书内容繁杂,上涉天文、下涉地理,不仅详尽记录了当时的一些自然现象、民风民俗、物产资源,而且论及了人际交往、佛教故事、医药卫生等方面内容,由此不难看出该书的百科全书性质。作者自序所言属于志怪小说,但就其内容而言,远远超出了志怪的题材范围。由于《酉阳杂俎》是一部兼具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据辨证诸多内容的著作,而其中叙述社会民情、历史琐闻等篇目多用当时的交际语言写成,口语性极强,较多地保留了晚唐时期语言的特点。通过对《酉阳杂俎》中语言研究,我们可以管窥晚唐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通过对《酉阳杂俎》被动式的穷尽研究,来探究被动式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希望可以管见被动式在唐代的发展概况,从而为被动式整体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这样做不仅拓展《酉阳杂俎》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可以充分挖掘《酉阳杂俎》中语言特点,进而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古代汉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标志性被动句和意念性被动句。标志性被动句指的是被动句结构中有明显的表被动的词;意念性被动句是从句意上来判断的,句中没有明显表被动的被动词。据统计,《酉阳杂俎》中具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共有86例,详见下表:

被动句类型总用例语法结构出现次数占总用例比例“于”字式4“于”式45%“见·动”式5“见”字式6“见……(于)”式17%“为……所”式36“为所……”式2“为”字式57“为·(宾)动”式1966%“被·动”式11“被·名·动……(于)”式7“被”字式19“被……所”式122%

一、“于”字式被动句

“于”字式被动句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渐趋消亡,《酉阳杂俎》中只有4例:

①固服缝掖者肆笔之余,及怪及戏,无侵于儒。(1;序)(1)

②陛下未能脱屣天下,而以道为戏,若尽臣术,必怀玺入人家,将困于鱼服也。(24;81)

③崔病积年且死,心常恃于邢。(25;82)

④又一日,复往取此果,至穴,鬼复欲夺,其人急吞之,身遂暴长,头才出,身塞于穴,数日化为石矣。(173;756)

《酉阳杂俎》中“于”字式被动句所占的比重很小,一般在动词后用“于”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来表示被动含义。介词“于”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淡化了动词性,因为实词只有虚化之后才有作形态标志的资格,所以“于”字能够在说话者需要用被动句时直接拿来使用。另外,在甲骨文中“为”“见”“被”都还是实词,它们开始其语法化进程,并最终产生出虚词用法的时间比“于”字要晚得多。因此,“于”字成为了最早的表示被动式的结构标志,并在先秦时期被大量使用。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介词“于”的语法功能也开始复杂起来,可介引的成份众多。所以,判断“于”字结构是否是普通的“于”字被动式时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当“于”字引进处所名词时,例①和例③的情况比较简单,因为“于”字后面所介引的都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全句被动意味很明显,所以可以判定是被动句;但是,例②和例④中“于”字后介引的都是处所名词,严格意义上来说“鱼服”和“穴”不是动作行为真正的施事者,但句中也含有被动意味,所以不太好明确地界定例②和例④是被动句或者不是被动句。正是由于“于”字被动式本身表示被动关系不够明确,而且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到西汉时“于”字被动式就迅速衰落了,到唐代时也更少见了。“于”字式被动句在《酉阳杂俎》中出现的次数只有4例,占全书被动式总用例的5%左右,正说明了这一问题。

二、“见”字式被动句

用“见·动”或“见……于……”表示的被动句式。这种被动句中的“见”可看成表被动的助动词,由于“见”本身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以用“见”表被动的可以再用介词“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具有明显被动意义的,带有表明被动结构的被动词的被动句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可知,“见”字式被动句是使用比较早的一种被动式格式,可以算是一种传统被动句格式。据分析研究,“见”字式的被动句一直沿用到汉代以后,在其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也呈现出了几种形式:“见·动”式、“见……(于)”式、“为……见”式、“被……见”式等。在《酉阳杂俎》中,“见”字式被动句共6例。具体有以下两种情形: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