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坚强的宝宝也需要抱抱
——儿童心理弹性的培养
Cyan-sea
还记得孩子摔的第一跤吗?宝贝嚎啕大哭,蹲在地上好一阵子没有站起来。
你担心极了,飞也似的跑过去:“宝贝,乖,快让妈妈看一看。呦,这儿擦破了
皮,都红了。”又抱又哄,过了好一阵子,你内心还是怯怯的。私下里,眼睛红
红地跟老公嘀咕着:”一直捧在手心里的娃儿啊,被摔伤了什么时候能好呢?”
初为人父母,内心总是既喜悦又担心。一边为宝贝疙瘩的每一点成长眉开眼笑,
一边为宝贝疙瘩受到的每一点点小的挫折忧心忡忡。然而人生的道路上,风和雨
在所难免;岁月的长河中,欢喜悲忧常在心头。那些违背我们对美好结果的期许、
带给我们失落和难过的处境或问题,就是挫折。个体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或
多或少的挫折,孩子们也不例外。
说起挫折,就不得不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爸爸妈妈们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
不愿意让孩子受一点苦累和委屈,尽其所能地去满足孩子,为孩子提供最舒适的
成长环境。直到有一天,爸爸妈妈们突然发现:孩子因为输了一盘棋就大吵大闹,
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或退缩、孩子因为一句批评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整天,
你内心咆哮着;这也太玻璃心了吧!再等到你看到报纸上频频报道有的孩子因为
成绩不理想而跳楼自杀,你开始焦虑了: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这么差,怎么办呢?
孩子在自己身边看着的时候,怕摔着、碰着,等送去学校了、走向社会了,再遇
到挫折这可怎么办啊?别怕,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应对挫折的神奇武器,远离玻
璃心、重塑坚强内心的秘籍——心理弹性。
要说心理弹性,我们首先聊一聊心理弹性抗击的是什么。没错,是挫折。挫
折是人们在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阻碍,导致自己的需要
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心理学认为当个体受挫时,会产生消极反应。当孩
子的目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产生挫败感。著名的心理学家
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
对待挫折积极的态度、正向的行为就是心理弹性的表现。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吧
心理弹性直白的理解为抗击逆境的力量。
那么,心理弹性到底是什么?
心理弹性的英文表达是Resilience,指的是一个人在处于困难、挫折、失
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即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
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心理弹性被台湾学者称
之为“复原力”,香港学者称之为“抗逆力”,大陆学者将其生动形象的翻译为
“心理弹性”、“韧性”。心理弹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前对处境不利
儿童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调查发现:某些来
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虽然长期处于严重的社会心理逆境中,却能发展出
健康的情绪和高度的能力,于是他把这些儿童称为“适应良好的儿童”。后续的
研究者认为,是有某些变量调节了高危环境与预期的适应不良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致力于寻找那些成功应对的个体身上存在的保护因子或抗压力。而让心理学界
苦苦追觅的这些保护因子和抗压力因素就被统称为“心理弹性”。
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可以大体分成两个组成部分:内在保护因子和外在保护
因子。内在保护因子是指个体本身具有保护因子作用的心理能力和特质。内在保
护因子包括身体健康、基因素质、智力、计划能力、内部控制源、胜任感、自尊、
自我效能感、目标感和有意义的感觉等。可以看出,这些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
生物或生理因素,另一类为心理因素。
哈佛大学博士罗伯特布鲁克斯认为,从内在角度来看面对挫折的能力包含
三个大方面:(1)能有效处理紧张和压力,适应日常挑战的能力;(2)能从失
望、困境及创伤中复原,发展出明确且切合实际的目标,解决问题;(3)能与
他人和谐相处,尊重自己和他人。心理弹性的外在保护因子主要分为两类:家庭
内的保护因子以及家庭外的保护因子,即学校、社区和同伴的保护因子。从家庭
角度,Rutter认为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如温暖的亲子关系、热情及时的照料、
精心的抚育、相互关心的家庭氛围、家人之间的良好互动、家庭凝聚力和坚毅力
等等,对个体具有保护作用。学校、社区和同伴环境同样是心理弹性的重要组成
部分。教师提供的支持、成功或快乐的积极经验、良好师生关系、良好同伴关系
等等,都对个体心理弹性有支持作用。
听了这么多,你一定和我一样觉得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