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节婴儿期的知觉与认知发展
婴儿的认知发展研究
a婴儿的认知发展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和学习等。在人生最初的两年里(尤其是在产生语言以前),婴
儿主要依靠感知觉来认识世界和自我。
b婴儿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婴儿心理领域内材料最丰富、成果和争议也最多的方面。
一、婴儿感知觉发展的研究方法
婴儿知觉发展的量表评定:格塞尔发展量表、丹佛发展筛选测验、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等;
婴儿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利用婴儿的非言语反应,作为他们感知活动的指标(注视偏好范式、习惯化与
去习惯化范式)。
1、婴儿知觉发展的量表评定:
a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亦称“格塞尔发展量表”、“耶鲁量表”。婴幼儿智力发展测量工具。美国耶鲁大学
心理学家格塞尔及其同事年编制,适用年龄范围是4周至6岁(后来修订为从4周到3岁),广泛应
用于儿童心理学及医学的儿科研究等实践领域。
b格塞尔的发展观:遗传决定论。A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的成熟程度,即取决于基因规
定的顺序(双生子爬梯实验)。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变化,学
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B婴幼儿的行为发展是一个有次序的模式化过程,可通过婴幼儿每个成熟阶段的
行为模式来诊断其智力的发展。
c格赛尔发展量表测查的四个方面:
A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B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
C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
D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2、婴儿知觉发展的实验研究:
婴儿研究的新思路:A注视偏好范式(preferentiallookingparadigm)
B习惯化和去习惯化范式(habituationparadigm)
1优先注视范式的逻辑思路和具体做法是:给婴儿同时呈现两个仅在一个方面有所区别的物体,以供其观
察。如果婴儿对其中的一个物体注视的时间相对较长,就可以推断他能辨认出这两个物体,并有注视偏好。
说明婴儿并非完全任凭环境支配,他们至少在知觉注意方面天生就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2习惯化范式——
习惯化: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
去习惯化:当刺激发生改变时,婴儿再次对刺激产生兴趣。
该程序既说明差异辨别的存在,也表明偏好(新异刺激)的存在,同时还意味着个体至少存在
着某种再认记忆的能力。
二、婴儿的感知觉发展
对婴儿甚至新生儿的感知能力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婴儿在很早的时候便已表现出许多知觉能力。
①听觉。有关婴儿听觉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检测(能听到什么):胎儿已开始有听觉;
辨别(知觉到什么声音差异):婴儿能够辨别听觉刺激在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方面的
差异;
定位(对声音的空间定位能力):婴儿早期的声音定位能力呈“U”字形发展曲线。
②视觉
(1)婴儿的视感觉:
视觉系统功能:刚出生婴儿的视觉功能欠佳,虽尚未发展完全,但发展迅速但发展迅速(如视敏度:从成人的1/10
到1岁时的接近成人);
视觉偏好方面,婴儿的视觉越来越多地转向注意新颖、复杂、迷惑或惊奇的事物。
(2)客体知觉
采用违背预期范式,即观测婴儿对某个违背有关客体感知一般规律的事件的反应(如吮吸频率的
变化),结果发现婴儿对不可能事件的注视时间更长。
主要研究的客体知觉包括:客体与背景、区分两个独立客体、被遮掩的连续客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知
觉、知觉恒常性等。
(3)深度知觉:三维知觉能力
偏好法:辨别两维刺激和三维刺激;
考察婴儿的伸手行为:看行为的频率和性质是否会随目标物距离或体积的变化而做出恰当变化;
考察婴儿对一个逐渐逼近的刺激是否会做出防御性反应(眨眼、后仰、抬胳膊等)
视崖实验:视崖装置的中央是一个平台,平台两边复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
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
深度,形成“悬崖”。
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实验发现,出生六个月左右的婴
儿,尽管母亲在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