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明代官服的结构研究与数字化复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代官服的结构研究与数字化复原

摘要:明代官服是明代服饰文化中“礼”的代表,具有区分等级,辨别尊卑的作用。官服体现了对唐、宋、元服饰的继承与创新,但实体文物展出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图片资料为主的数字化资源只能从二维角度进行研究。文章以明代文武官员服装为例,研究其形制与结构特点。选取孔府旧藏中朝服、公服、常服,在复原其结构、面料纹样基础上进行三维建模与展示,提出成套服装的组合建模方法,得到明代文武官员服装完整的数字化复原效果。通过数字化复原明代官服,探寻实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播之路。

关键词:明代服饰;结构;服装建模;虚拟展示;孔府旧藏;成套服装;文化传播

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国家研究的重点课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作为历史发展的载体,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礼”与“俭”,标志着历史的变革与发展。但实体文物在展出时需要及时维护,且具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已有许多学者对基于三维虚拟展示软件的服饰复原进行了尝试,如对四川花苗女装[1]、乌珠穆沁部落蒙古袍[2]、羌族女装[3]等民族服饰的建模与复原。通过对服饰进行结构复原、面料处理,并在服装虚拟展示软件中进行三维建模,完成服装的虚拟效果展示。针对汉族服饰,张伟萌等[4]利用CLO软件,完成了汉服改良设计;杨若冰等[5]完成了一套宋代女装的设计与建模。在对于传统服饰的建模与复原研究中,对少数民族的服饰研究更侧重于对实物服饰进行还原,而汉族服饰的研究更多在于对服装设计与三维展示。推测这种研究差别是由于少数民族服饰现存实物较多而汉族服饰在清代后经历改革,传世样本较少,考古文物又失去色彩,难以进行精准复原。同时,现有虚拟展示研究多集中在汉族女子服饰,成套的建模服装均为上衣下裳制,却少有研究考虑增加里衣组合展示。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选取明代男子服饰中代表服制——文武官员服饰,以孔府旧藏服饰为复原依据,对明代官员典型服制进行结构研究与三维虚拟复原,对服装三维展示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完成男子官员服饰中朝服、公服、常服三套服装的组合建模。将中国传统服饰以数字化形式呈现,有利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明代官员服饰制度及特点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其服饰继承唐、宋时期的制度,又潜移默化地受到元代影响,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明代十分重视服饰等级制度的建立。其一,服饰作为礼仪的象征,在儒家思想中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其二,服饰在明朝成为区分等级,辨别尊卑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就颁布了详尽的服饰等级制度,规范了不同阶层人群在不同场合所着服装形制、颜色、面料等内容。明代服饰制度在洪武时期由朱元璋确立后,在永乐、嘉靖年间几经变化,最终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1.1?明代文武官服概述

明代官员服饰包括文武官员、仪宾、内使、命妇及内外官亲属的冠服[6]。从服制及穿着场合来看,文武官员服饰主要包括朝服、祭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等。根据《大明会典》记载,明代文武官员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以及颁降开读诏敕、进表、传制时穿朝服。所着服装为赤罗衣、赤罗裳,缘以青罗,内搭白纱中单,青缘。在皇帝亲祀郊庙社稷,文武官员分献、陪祀时穿着祭服。祭服上衣为青罗皁缘,下裳为赤罗皁缘,内搭白纱中单,形制与朝服相同。在京官员每日晚朝奏事,以及侍班、谢恩、见辞;在外官员清早公座时穿着公服。后改为每月初一与十五穿着公服,其余时间穿着常服。公服服制为圆领右祍袍。常服为朝臣官吏常朝侍事所着,圆领袍,上绣“胸背”,亦称补子,以区别文武官员及不同品级。圆领袍常与帖里、搭护共同搭配穿着。明代部分便服款式如直身、道袍等在缀上补子后,也可用作常服[7]。忠静冠服为文武官员燕居之服,为明世宗嘉靖七年创立,直领右衽,衣身为深青,缘为蓝青色。以上官员服饰制度等级严格,不仅规定了整套服饰的搭配,不同品级官员所着服饰颜色、纹样亦有所区别。

此外,还有吉服、赐服、便服等几类文武官员穿着服饰并未纳入冠服制度。吉服为官员在时令、节庆活动、寿诞、筵宴、婚礼等各种吉庆场合中所着[8]90;赐服为皇帝赏赐,按照等级分为蟒服、飞鱼服、斗牛服等,以服装纹样相互区别。便服为明代男子日常所着。这几类均不拘于服装形制,款式豐富,吉服及赐服中圆领袍、直身、道袍、曳撒、帖里等均有出现。男子便服款式主要有道袍、直身、帖里、褡、衫等[7]。

1.2?明代官服结构特点

从服装整体结构上来看,文武官员服饰中较为常见的形制有圆领袍、直身、道袍、搭护、帖里、曳撒等,其结构样式、特点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明代官员服饰结构整体上符合与传统服饰一脉相承的“十字型”平面结构。在服装细部结构中,可以按照领型、袖型与摆等部位进行分类。文武官员服饰领型可分为直领、圆领,朝服上衣、道袍、搭护,帖里等均为直领,圆领代表服装为圆领袍。袖型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