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采薇》艺术手法之虚实结合教学设计
张北一中赵爱军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必修二中的《采薇》涉及到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而且该手法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该手法由一种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的水平,从而达到对虚实结合手法的熟练掌握。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鉴赏情况看,手法的分析和完整的答题步骤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平时训练中,学生或手法分析不对,或答题步骤不完整,而产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同时,由于古典诗歌时代久远,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虚实结合的概念。
2、学习虚实结合的类别。
能力目标:
1、学习并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和掌握完整的答题步骤。
2、培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情感目标: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虚实结合的类别。
2、学习并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和掌握完整的答题步骤。
五、教学方法
讲评点拨迁移训练
六、教学时数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诗歌是我们文化的母语,《诗经》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前面的课中,我们重点分析了《采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本节课,我们一起分析一下最后一章的艺术手法。
师生共同分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明确:
“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
除了这种手法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手法。
明确:
虚实结合。
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种艺术手法。
⑵
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开设画学,亲自授课,亲自出题批卷,培养绘画人才,开创了一代画风。有一次考试,他出的题目便是“深山藏古寺”。
这个题目要画好并不容易。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他看了很多幅,都不满意。就在他感到失望的时候,有一幅画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仔细端详了一番,便连连点头称赞,说:好,好,这才是魁选之作呀!
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和尚挑水,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人的想象联想。
中国传统的艺术讲究一个“虚”字,虚处见实,目的就是让观画人自己去想象补充。清初画家笪重光曾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的文学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明确虚实结合的概念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3、学习虚实结合的常见形式
①借助想象虚拟意境。
想象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能扩大诗词的容量。
举例分析: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前两句实写作者在客栈抱膝孤坐、形影相吊的思乡之景,后两句设想家人围灯夜谈远行的自己,由实入虚,以虚衬实。诗人通过想象远在家乡的亲人思念自己,来表达强烈的思乡之情。
②借助修辞化虚为实
诗词中当一些抽象的内容难以表达时,诗人往往借助修辞,化虚为实,使情感的表达更形象。
举例分析: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晚年,处于国破家亡,流离异乡时作此词。下阕侧重内心发掘:女词人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春光明媚、游人如织,也来了出游之兴,准备划船前往。但又担心轻舟太小,载不动自己那许许多多的忧愁。这样就把抽象的“愁”,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变得可感可知了。
③借助梦境化虚为实。
举例分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后两句,深更半夜躺在床上听着风雨交加的声音,千军万马跨越冰河的北征景象闯进梦境来。“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作者的报国壮志只能在梦境中实现,又使人感到余味悲凉。
④回顾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
举例分析: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