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九单元:雕塑艺术.pptx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九单元:雕塑艺术.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态的舞蹈:

雕塑艺术

《大学美育》教材·第九单元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能欣赏优秀的雕塑作品并运用专业术语进行点评

素养目标

体会摄影艺术之美,感受中华民族雕塑发展史上基于“德”的意象追求

目录

PART-01

美的印象

——黎明《青年毛泽东》

美的印象

2009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诞辰116年之际,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塑拔地而起。这尊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家里面创作的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基座3500平方米,由8000多块采自福建高山的永定红花岗岩石拼接而成,总重量约2000吨。

雕塑中的毛泽东长发飘逸、眉头微锁、目光深邃、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当年他站立在橘子洲头“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神采,更展示了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刚毅和改造旧中国的豪迈情怀。

《青年毛泽东》

PART-02

美的历程

——雕塑艺术发展概况

美的历程:雕塑艺术发展概况

雕塑艺术

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从古远旧石器时代打制石质工具开始,人类便开启了伟大的雕塑历史。早在人类社会初期,用于民族膜拜、祈祷、祭祀的图腾雕塑的出现意味着雕塑艺术的产生,雕塑同巫术、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一起,成为早期人类精神的重要表达方式。

美的历程:古代雕塑艺术发展概况

1

2

3

4

5

史前雕塑的粗犷表现

商周雕塑的精湛瑰丽

秦代雕塑的恢宏壮观

汉代雕塑的雄伟刚健

魏晋南北朝雕塑的人佛合一

6

隋唐时期雕塑的华丽多变

7

宋元明清时期的生活气息

PART-03

美的视窗

——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美的视窗: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雕塑艺术,是以雕、刻、塑、铸、焊等手段制作三维空间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审美思想的艺术形式。

“雕塑的本领在于它能突出地表现概括了的、理想性强的、单纯的性格、品质和气概。”

——李泽厚

美的视窗: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美的视窗: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影《阿凡达》海报

(一)感受雕塑艺术的形体特征

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美的灵魂,优秀的雕塑在塑造艺术形象时,总是在三维空间中,透过瞬间的造型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和生命力。欣赏雕塑艺术时,通过外在的形体感受其内蕴的思想感情和生命活力。

美的视窗: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影《阿凡达》海报

(二)探索雕塑艺术的精神内蕴

欣赏雕塑作品就要善于循着作者的心灵轨迹去探知单纯的造型形象中含蕴的情绪和审美倾向,从而寻求作品表达的理性诉求和审美理想。

美的视窗: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影《阿凡达》海报

(三)理清作品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欣赏雕塑作品时,应当有意识地观察雕塑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琢磨雕塑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一种内在的呼应、对话和共鸣。

PART-04

美的欣赏

——雕塑艺术作品欣赏

美的欣赏·雕塑设计作品欣赏

《跪射俑》,跪射俑身披铠甲,昂首挺胸,头顶左侧绾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感。他的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跪射俑衣纹褶皱细腻流畅而富有韵律感,甲胄随着身躯的转动而转动,甚至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都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这些无疑都透露出秦代艺术中充足的写实主义气息。跪射俑自身动与静的处理,以及个体与整体间关系,展现了在临战的军阵中死一般寂静的紧张气氛和秦代将士不惧牺牲的豪迈情怀。

美的欣赏·雕塑设计作品欣赏

《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坐佛。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汇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大佛头部高肉髻圆突,石块镶嵌而成的螺髻遍布,脸型方圆而扁平,木柱结构的两耳大而垂肩,木柱做的扁平鼻梁地区特的柔性美,双眼半睁半闭,意味深长地注视着足下的信众以及乐山城的相望者。它身着右衽敞胸袈裟,红砂岩制的袈裟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双手轻轻按压在双膝之上,双膝以山崖而雕琢,膝下为宽大的赤足。整个塑像在红砂岩质的山体上进行雕刻,聪明的匠师采用了透视缩短法进行创作。将恢宏的弥勒佛坐像准确而生动地创造出来。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雄伟的佛像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相互映衬,在翻滚的江河的衬托下,佛像的无限体量、无限神性和无限的悲天悯人气质被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后世赞誉其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美的欣赏·雕塑设计作品欣赏

《艰苦岁月》,通过老战士吹笛、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战争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向往革命胜利的信念。在三角形的构图中,体积起伏波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