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学前教育史》课程.docxVIP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学前教育史》课程.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史

授课对象

大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

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

课程总学时

48学时

教材信息

李贺杨云舒主编《学前教育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简介

(一)面向对象

《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二)开设目的

1.梳理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

2.学习不同历史时期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感悟教育家们崇高的职业道德信仰、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激发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3.增强学生对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4.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审视、评价当前学前教育问题提供思路,为学前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三)主要内容

该课程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制度史和思想史,梳理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先进的学前教育思想,感悟学前教育家们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提高学生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特色

1.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

该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比如古代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孝悌、崇俭、诚信、为善是我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张履祥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有借鉴意义,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个草去”的崇高职业道德信仰、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是立德树人的典范。

2.以史为鉴开拓创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如溺爱、内卷等现象严重妨碍儿童的健康成长,而这些现象却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的学者早就敲响警钟的。如果对前人经验茫无所知,或知而不行,或行而不得其法,将会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重犯古人经验的告诫。因此,要以史为鉴,深入挖掘学前教育史上的先进思想,认真梳理并总结升华,引导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下学前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该课程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梳理分析,具体体现在:

1.“教学内容与伦理道德”相结合案例的挖掘与分析

伦理道德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建立起来的人伦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时应遵守的法则,而儒家思想仍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伦理道德标准。在古代家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孝悌、崇俭、诚信、为善”,依然对新时代家长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儿童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启发意义。

比如《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孝(子对父的道德规范)和悌(弟对兄的道德规范),引导幼儿孝敬父母、兄弟友爱;《礼记·曲礼》曾规定“童子不衣裘裳”,引导幼儿衣着不要过于讲究和华贵,因农业生产非常艰辛,丰收得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珍惜粮食,崇尚俭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诚信即诚实无欺。幼儿的天性纯洁美好,但由于不正确的影响或幼儿自身自夸或害怕错误而承担责任等原因,有时也会说谎,这是日后欺诈之心生长的萌芽。要维护幼儿的诚实无欺,长辈应以自身的诚实行为引导幼儿、从正面进行教育。如《韩诗外传》记载的“孟母教子无欺”的故事。

古代家庭教育注重使幼儿养成行善去恶的观念,教育幼儿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外凡合乎道义的利人之事都应为之。由于孩童年幼,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善事,许多家长重视幼儿积小善以成大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综上所述,古代家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孝悌、崇俭、诚信、为善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悟人性、伦理、职业伦理道德与修养的深层含义,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修养,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2.“教学内容与弘扬劳动精神”相结合案例的挖掘与分析

张履祥耕读相兼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实施劳动教育有借鉴意义。他指出“虽肄《诗》、《书》,不可不令知稼穑之事;虽秉耒耜(si),不可不令知《诗》、《书》之义。”他认为,对子女实施知识传授和稼穑教育不可偏废;不可流为虚名,耕则力耕,学则力学,须知“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隧亡。”张履祥认为,懂得稼穑的艰难,不但有利于培养子女勤俭的作风,而且有助于锻炼身体以促进身体健康,通过劳动可以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明确加强劳动教育重新成为国家教育方针。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全国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

文档评论(0)

book_zh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206607300006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