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训练(含答案).docxVIP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训练(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Arabic1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训练

一、基础运用

1.我能把字写漂亮。

辩日东游日中

2.请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B.小狐仙、刘姥姥、吴用分别是《骑鹅旅行记》、《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人物。

C.《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

D.《腊八粥》一文运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了八儿一家人喝粥的情景。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鸿鹄B.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C.助词“的”D.指弈秋的教导

(1)一人虽听之。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通国之善弈者也。

(4)虽与之俱学。

4.选字填空。

诲悔

①我会牢记老师的教的。

②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至致

③他离开后今还没有来信。

④由于他粗心大意,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5.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为是其智弗若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①骏马奔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蚂蚁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两小儿辩日》,理解课文

(1)文中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8.课文在线。(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

一儿曰:“(),及日中则如盘盂,()?”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1)按原文填空。

(2)“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答:

(3)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昊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如果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可以折叠51次,厚度竟然可以超过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子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线”。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

文档评论(0)

文式思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考试资料,一手资源,亲自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