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pptx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

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入新课;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重点)

2.体会反语这一修辞手法的艺术魅力。(难点)

3.感悟雨果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难点);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

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赃物:

制裁:

丰功伟绩:

眼花缭乱:

荡然无存:

不可名状:;

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1.画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句子。

;

2.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

3.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5.作者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持什么态度?;

6.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请从文中找出,并说说作用。;

7.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

1.“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2.“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3.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4.“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5.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1.运用反语。

为了有力地谴责英法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作者多次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例如:“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一句中的“更彻底,更漂亮”就是反语。接着又称之为“丰功伟绩”“收获巨大”,这就更增强了讽刺的效果。文章的最后,作者又将所有的谴责说成是“全部赞誉”,再次对侵略者进行了尖锐而辛辣的讽刺。;2.巧用对比。

文章多次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将东方艺术典范圆明园与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相对比,突出了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将圆明园这一旷世之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对它的劫掠、焚毁相对比,暴露出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作者还将欧洲人的“文明”和中国人的“野蛮”相对比,“野蛮”的中国人民“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创建了“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圆明园,而“文明”的法兰西、英吉利“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使圆明园荡然无存,这一对比,将英法联军的野蛮、中国人民的文明表现得一清二楚。多次运用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赞美圆明园的同时,也深刻地谴责了侵略者的暴行,体现了作者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板书设计;

请试着给雨果写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