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巧借文本 妙用“五觉”一谈“五觉”
描写方法的指导
[摘要]用“眼、耳、手、鼻、舌”这五种器官去感觉,通常称这为“五觉”。眼看、耳听、手摸、鼻闻、舌尝,充分调动“五觉”器官观察,可以多角度地展示事物的特征,这就是“五觉”描写方法。而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是学生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的好范例,本文借用文本中出现的描写句,谈妙用“五觉”描写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妙用视觉听觉触角嗅觉味觉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写作的第三学段做了这样的表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显而易见,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作素材,对于观察,我有一个小妙招一一“五觉”观察。
什么是“五觉”呢?就是用“眼、耳、手、鼻、舌”这五种器官去感觉,通常称这为“五觉”。眼看、耳听、手摸、鼻闻、舌尝,充分调动“五觉”器官观察,才能写出事物的色、香、味,写出事物的声响,写出事物的动感,写出事物的立体感,这就是“五觉”描写方法,这种生动的语言,可以多角度地展示事物的特征。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不乏生动的语言而值得借鉴的描写,是学生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的好范例。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明确指出文本的示例作用,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领会、运用,然后保持、迁移,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文借用文本中出现的描写句,谈妙用“五觉”描写方法的指导。
一、妙用视觉,写出色彩形态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由丰富的色彩组成的,如四季的主色调,春天是浅绿、嫩绿的;夏天是深绿、墨绿的;秋天是金黄、橘黄的;冬天是枯黄、洁白的等等,一篇好的文章往往离不开色彩的描写。
如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开头第一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句话写出了“天空”、“月”、“西瓜”的颜色分别用了“深蓝”、“金黄”、“碧绿”,使天空、月、西瓜的色彩更加鲜明,语言生动多姿。同时也写出了“月”的形状是“圆”的,西瓜地的大小是“一望无际”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会色彩描写,关键在于调动眼睛仔细观察,当然视觉不仅仅用来观察颜色的,还可以抓住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等观察,然后用文字再现眼前的画面,就可以把文章写得生动,感染读者。
二、 妙用听觉,写出声响
世界上的声响多种多样,如在家中,有走路声、开门声、碗筷声、洗衣声;在马路中,有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说话声、高声的叫卖声;在学校里,有铃声、广播声、老师的讲课声、同学的读书声;在自然界中,有风声、雨声、雷声、小鸟声、驴叫声……用耳朵倾听,仔细分辨,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各有特点,它们大小、快慢、高低、强弱,各不相同,写作时,最好用上适当的拟声词。
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这一句:“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作者运用拟声词“淙淙”,形象地写出了积雪融化成溪水后,流动时发出轻柔的声音;运用拟声词“呼呼”生动地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妙用听觉,写出声响,会使文章顿生立体感,跃然纸上。凡是名篇作品,对声响的描绘都是十分出色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绘声绘色”。
三、 妙用触觉,写出感觉
大家都知道开水烫、冰混凉、夏天热、冬天冷,钢铁硬、棉花软,这都是靠我们的手、口、身体等皮肤感知,这就触觉,是指皮肤与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感觉。如果写文章时能恰当地运用触觉描写,文章就能生动、形象起来。
如,朱自清《春》的这一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作者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既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又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接着用一个比喻,“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更巧妙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突出春风吹在脸上轻柔的感觉;如,“伸手接住一朵飘下的雪花,冰冰凉凉的,看着美丽的雪花在掌心里融化,我的心仿佛也要融化了。”作者仔细抚摸冰凉的雪花,将当时的感觉描写得具体详细;又如,“地里的泥土化冻了,变松了,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着厚厚的地毯。”作者触摸泥土,“松、软绵绵”的,不知不觉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感知气候和景物的变化。
习作中恰当加入触觉描写,容易让读者产生相同的感觉体验,从而使文章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四、妙用嗅觉,写出气味
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需要我们用鼻子去分辨气味。习作时,用鼻子轻轻一嗅,抓住你闻到的所有气味,准确、有特色的用文字描写出来,让读者有如闻其味之感。
如,五年级上册《梅花魂》的这一句:“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作者睹物思人,由闻到香味清淡而芬芳的梅花想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庆大学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 VIP
- 大班课件《有趣的盐》.pptx VIP
- DB51T 3239-20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数据交换规范.pdf VIP
- 中小学音体美器材配备重点标准.doc VIP
- 2024年全国考点PET口语真题汇总(1-12月).pdf VIP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pdf VIP
- 话题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ppt
- JBT 5943-2018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升员工幸福感-来源:现代企业文化·下旬刊(第2020003期)-中国工人出版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