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
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
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
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
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保持良好的中医药价值取向,
能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毕业后能从事
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事业工作的初步合格的中医师,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对外交流以
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
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具备独立思考、独
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
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
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
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
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
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
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
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5年(允许延长至7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即必修课类与选修课类(包括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
必修课程:
1
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类、英语或日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古文、医学伦理学。中
医基础与临床课程: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经典课类、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小学期中医临床实践(含社区预防医学)、临床技
能训练及实习。
西医基础与临床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病理
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外科学。
选修课程:
限制性选修课程:开设公共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外语类、艺术类等限制性选修课程模
块,并设置了各模块最低修读要求。
任意选修课程:社会学类、管理学类、法学类、艺术类、语言信息类、交叉学科类、专业类等七
大类任意选修课程。
交叉学科课程:中医工程学、中医信息检索、实验中医学、实验针推学、针推穴位解剖、医学伦
理学、中医英语等。
中医特色人文教育课程:开设中医特色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与
哲学类选修课程和专题讲座。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选择不同的实践课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主题
实践活动。
【基本要求】
1、课程体系结构:主要由现代科学基本知识、中医基础及临床基本知识、西医基础及临床基本
知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外语计算机基本工具类知识、学生人文及身心素养教育等课程模块构成。
2、德育及文化素质:贯彻德育为先的原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开设政治思想教育
课程,同时积极运用形势报告、专题讲座、参观考察等教学方式,组织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素质教育,
除设置一定数量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及进入教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