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来历和习俗.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年的来历和习俗

新年的来历和习俗

新年的来历和习俗

新年的由来:新年有阳历与阴历之分,阳历新年指的是元旦那天,

而阴历新年伊始,则是农历的岁首。根据我国的传统文化新年习俗,

我国阴历新年远比阳历新年隆重。

新年的另一名称叫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

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新年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

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

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

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新年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

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

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新

年”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年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

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

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

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

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

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

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

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

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

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

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

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

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

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

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

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

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

钱、祭祖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

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

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

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

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

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

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

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

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

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

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

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

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

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

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

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

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